深圳构建“指尖上的便民司法”
来源:深圳特区报 更新时间:2016-10-25

记者林清容、通讯员晓马

今年年初,“图说特区法规”在“深圳司法”微信公众号上线,采用一张简单明了、易于记忆的图片对深圳特区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宣传“深圳规矩”,这只是深圳打造法律服务升级版、加速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

从去年至今,深圳法治社会建设的福利不断:法制宣传教育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群体按需定制;“深圳法治地图”上线,法律服务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跑”到市民手中;“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做实做强,市民在家门口获得免费的基础法律服务;引进全市首家外资律师事务所,深圳企业走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跟到哪里;首批两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落户前海,服务创新创业……

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市民、法律从业者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服务和保障,促使交易成本降低,社会更加和谐,让更讲规矩更讲法治像“深圳蓝”一样,成为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全民参与互动

深圳“七五”普法升级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市司法局正在论证关于我市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根据此规划草案,深圳致力于将基本的普及法律条文知识和制度升级为更高层级的法治文化和思想的教育,从以往单向灌输式普法转变为让市民主动参与其中,产生互动,传播法治信仰,培塑法治素养。

深圳作为最互联网城市,深圳法制宣传教育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大力运用新媒体。市司法局将在一年内,对48部深圳特区法规以图说的形式予以解读和宣传。

在“七五”普法中,深圳将建立健全需求推动机制,根据领导干部、青少年、来深建设者等不同个体、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和一定阶段社会面的共性需求,按需定制,精准普法。并确保普法工作有载体、有场所、有规划、有资金保障。

在普法载体上,今年,还将完成中小学法治教育地方性教材(读本)的编撰工作,2018年,编制完成符合深圳国家工作人员职业岗位要求的法治课程体系。

同时,运用网站、qq、h5页面、微信、微博、微视、app等载体,构建多元、互动、服务、参与型法治宣传新模式。

在普法场所上,目前,景田法治公园、盐田东和法治公园等法治文化基地不仅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是感受法治熏陶的好去处。“七五”普法期间,不仅把法治元素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还将法治文化融入公园、广场、街区、长廊、景区、绿地、展馆。全市将完善及新建各类法治文化阵地500个。

创新互联网+

公共法律服务更智能

法治宣传教育唤醒并强化了市民对法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遇到矛盾纠纷开始寻求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法律需求是碎片化的,不定时不定人。对此,市司法局率全国之先,运用互联网+,将法律服务互联网化,“深圳法治地图”于去年12月上线,可一键搜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等共计1600多家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以及7000多名各类法律服务人员的信息等,指尖法治新城市雏形初现。

“引导市民走法治之路,就要让市民能快速便捷地找到法治资源。”市司法局蒋溪林如是说道。自“深圳法治地图”上线以来,功能不断更新,先后推出律师在线值班等新功能,值班律师将对当日的咨询内容作出答复,让群众的难题不过夜。

截至目前,法治地图在线咨询单项功能点击量为11000余次,访问人数51000余人,市民与律师互动记录9000余条。法律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跑起腿”,来到市民手中,无缝对接市民的法律需求。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深圳法治地图”找到了法律“门”,一些人印象中抽象、宏观的法律越来越可亲可用,认同司法权威。

今年,在法治地图运行的基础上,市司法局与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签署“法治社会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搭建深圳法律服务云平台,建设法律服务大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司法。如想聘请一名律师,可以在家中查看律师办案经验,在大数据中进行分析,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律师;或者要进行公证,市民点点鼠标即可实现线上办理。此外,对于一些重点人群,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进行前期干预,降低违法犯罪风险等。

打造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速

法治社会的建成离不开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业等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目前,深圳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实现社区全覆盖时,开始向产业社区、创客社区进驻。深圳正在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各类组织法律顾问的全覆盖,提供法律服务。同时,推动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的发展。

8月底,市司法局再为2016年新获批的4家公司律师试点单位授牌,推进公司律师试点,此举受到企业法务人员的欢迎。有公司法务部总监称赞,公司律师试点是对企业法务水平质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减少交易成本,规避经营风险。随着公司律师队伍越来越壮大,在深圳企业依法经营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一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我市民营经济发达,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众多,是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创造高地”,但同时也是著作权、专利和技术秘密侵权的高发地。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在国外发生纠纷,受制于我市专门从事涉外知识产权的律师事务所较小等原因,诉讼成本高,涉外诉讼结果往往不理想。

今年,市司法局利用前海自贸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等先行先试的优势,5月,引进首家外资律师事务所进驻前海,推动深圳知识产权法律服国际化的提升;9月,首批两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获准落户前海,填补我市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空缺,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深圳知识产权保护关键环节的司法鉴定问题,从调解到律师事务所到司法鉴定再到公证,一个全流程、贴身的服务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体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