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在成都启动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6-11-04


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在成都启动 真实大数据独家开放

智慧中国杯·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在成都启动。

11月3日电(钱泓睿、陈学志)11月3日,智慧中国杯·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在成都正式启动。据悉,本次大赛以“智慧中国,数据先行”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具有高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应用,总奖金达100万元。大赛时间从11月3日持续到2017年6月,赛题取题交通、金融、教育三大智慧城市运转的核心领域,将独家开放大量来自企业、组织机构的稀缺数据。

大赛通过新一代大数据科学技术及应用构建数据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数据智慧生态,以促进社会运营体系以更加精细和智能的方式运作,从而使城市及国家数据智慧式管理和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

海量大数据独家开放 百万奖金悬赏创新应用

据了解,智慧中国杯·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已正式开通报名通道。大赛分为“3大主题算法资格赛(初赛)”“创新应用赛(复赛)”和“72小时全明星总决赛”三大板块,将面向全国征集交通、金融、教育三个行业中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的应用方案,并对优秀团队进行深度指导,对接优质投资资源。

本次大赛亮点纷呈。在赛题选取上,大赛取题智慧城市运转中最核心的交通、教育、金融三大领域,赛题均来自于各领域中的难点和热门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竞赛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的业务领域中积累的数据,数据真实、复杂度高,是专门针对这次大赛的“特供数据”。

大赛总奖金为100万元,对3大主题算法资格赛(初赛)中成绩优异的团队,做阶段性的奖励。资格赛设立金奖、银奖、铜奖,分别获得人民币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对通过创新应用赛(复赛)进入72小时全明星总决赛的优秀项目颁发2万元入围奖和获奖证书;对决赛最优秀的团队颁发72万元的超级大奖和获奖证书。同时,优秀项目将获得数据专家、行业专家倾力指导,并将获得融资支持,提供创业资源。大赛成果将在2017年的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进行展示。

领导、嘉宾触摸水晶球,大赛正式启动。

行业精英智慧碰撞 共话大数据行业发展前沿

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国内大数据领域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分别从各自专业研究领域探讨当今国内外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并为成都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言献策。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认为,目前国内大数据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大数据发展亟需一次转型,实现科技推动大数据发展“自上而下”模式到需求推动大数据革新“自下而上”模式的转变。而本次大赛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国内大数据产业的转型升级趋势,将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公众创造热情,促进更多元化的大数据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

“成都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大量有利条件。”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林润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人才红利高、大数据觉醒意识强,且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拥有大量的大数据存量。“使用专业技术把这些大数据存量加以挖掘利用,将成为推动大数据发展很好的样板。”

对于成都如何推进大数据产业平稳发展,林润华也给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成都应逐步建立宏观专业的大数据规划,以更开放积极的心态争取全国性、国际性的政策、人才、专家等资源。同时,强有力的协调监管制度也将进一步助力成都大数据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抢抓发展良机 成都大数据走在全国前列

据悉,成都从2009年起即先期建设云计算中心,部署政务数据汇集,至今集中了70多家市级部门、150多项应用,形成了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2013年投入运行的成都市公民信息系统,是全国首家以公民信息为核心的大数据综合平台,截止目前已归集17个市级部门69类645项公民信息。2015年9月,继广州、沈阳之后,成都成立了全国第三家大数据管理局。

作为全国首批“中国软件名城”,软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成都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成都正以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为重点、以大数据创新创业发展为主线、以大数据产业载体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布局和产业推进战略。成都将以“汇聚政务数据+社会平台”模式,加快完善大数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政务、医疗、工业、商贸等领域培育一批大数据应用创新示范企业,形成全城覆盖、特色突出、功能各异、差异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多点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全面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也正研究下一步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规划政策、体制机制。面临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成都将加快构建全域覆盖、特色突出、差异发展、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内外信息资源的西部汇集中心和中国一流的数据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