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收集走向数据运用
发挥大数据防灾减灾作用
综合外媒报道 近些年,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强,自然灾难发生频率也有所增多,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美国纽约大学管理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斯蒂凡·哈斯特(Stefaan Verhulst)提出,如果能合理利用大数据,就有可能预防这些灾难,同时在灾害发生后提高救援成效。
10月24日,哈斯特在“对话”网站撰文表示,2015年尼泊尔发生地震,死伤人数过万,上万人无家可归。灾后,尼泊尔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利用大数据科技,分析了当时尼泊尔全国人口流动情况,为政府和人道救援机构提供了更好的救援路线以及救援目标。这个实例可以说明,大数据在救援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
哈斯特认为,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关数据责任与共享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潜力,必须有效地解决数据分享责任、数据保护以及履行义务等问题。首先,当数据服务公众利益时,必须做到共享。其次,因为数据涉及公众隐私、安全和他人利益等问题,必须保护数据安全。最后,针对大数据,无论是为公众服务还是其他用途,使用数据前必须对使用方式和方法深刻认知,这样才能让大数据发挥最大作用。
哈斯特说,要从传统的数据收集向数据运用进行转变,其中公共和私有数据持有人应承担起保护数据的责任,建立公共、有效的数据管家,同时,让广大民众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
(赵琪/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