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1月7日电(通讯员 廖璐)笔者从开阳县发改局获悉,近年来,开阳县坚持“快、转、高”并举,以产业园区为主战场,以“百千万”工程为主抓手,全力推动三次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19.5:50.7:29.8调整为14.54:54.54:30.92。
一是加速提升传统工业。工业园区水、电、路、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9亿元;台湾产业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引进项目25个,签约总金额达63.3亿元。开磷集团60万吨/年多功能磷复肥一期工程、双赢集团50万吨生态肥项目成功投料试车,7万吨草酸酯及1万吨乙二醇、三环磨料、安达1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技改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黄磷、化肥、磨料、合成氨装置等重点行业全部正常生产,全县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10亿度,增长28%0开磷集团入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居第25位,入围2016中国肥料制造业百强企业居第3位。
二是加速提升传统农业。切实做好春耕备耕、春防等工作,完成水稻、烤烟等主要农作物种植50余万亩,其他农作物4.32万亩。突出蔬菜“保供”,完成蔬菜种植24万亩,实现蔬菜总产量17.7万吨。狠抓7个省级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10.41亿元,实现综合产值17.06亿元。启动云山茶海、南贡河茶园、蓝芝茶园、圣临峰茶园筹4个“茶旅一体化”示范点建设。金福喜、蓝芝茶业等8家企业获“2015—2 016年度贵州生态农业100张优强品牌”;馋解香、益荣茶业获得“2015-2016年度生态农业优秀品牌”。
三是加速提升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围绕“行住食娱购游”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接待游客65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 .14亿元,同比增长46.8%,在全市排名第2位。南江乡、龙广村、穿洞村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培育点,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5亿元。完成建材、富硒茶叶、文化贸易3个大型交易市场建设,启动东山等3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
四是加速发展以“大数据”为龙头的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成功引进金阳集团建设“中国·数谷小镇”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全力推动贵阳市大数据人才培训中心、大数据智能应用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经开区三块石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累计完成大健康医药产业项目投资6.79亿元。强力推进“数据铁笼”建设,与市级同步搭建纪检、公安机关“数据铁笼”及监管平台。全面启动“互联网+电子政务”,完成66家单位接入省市县电子政务外网;完成18个乡(镇、社区)、120个村(居)“互联网+全程代理”工作的全覆盖。
原标题:开阳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