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林)11月8日北京电:内蒙古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出席推介会并致辞。
李纪恒表示,面向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李纪恒指出,内蒙古制定出台《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经过3到5年的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丝绸之路数据港、数据政府先试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内蒙古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具体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开放、资源开发应用、企业落地鼓励、企业运营扶持、科技研发支持、企业融资扶持、人才引进培养等8个方面对大数据、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
李纪恒亦指,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持续用功、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形成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全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装机能力达70万台,国家三大电信运营商、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浪潮、京东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云计算企业先后入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全国大数据试点顺利实施,全区各地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乳业草业等领域开展了大数据深度应用。
李纪恒说,内蒙古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气候条件适宜,年平均气温为0—8摄氏度,一年有6个月能够自然进行数据中心设备冷却;地质结构稳定,大部分地区不再地震带上;电力保障有力,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大规模用电可实行多边交易直供价格,大型数据中心用电价格仅为0.26元/度;区位条件优越,靠近京津、毗邻8省、外接俄蒙、互联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随着高铁的开通,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进京的时间将大幅缩短,有人戏称乌兰察布市是北京的七环,呼和浩特市是北京的八环,可见距离很近,很方便;政策优惠叠加,内蒙古享受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多重优惠政策、最近国家批复内蒙古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产业基础良好,仅呼和浩特市大数据产业园区,截至2015年底,已经入驻30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基本形成了云计算产业研究、云应用、“互联网+”等9大类的产业布局。
对于五年来内蒙古云计算产业取得的进展,李纪恒阐释,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达70万台,居全国首位;全区光缆总长度42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890万个,4G基站3.4万个,宽带用户普及率88.7%,行政村嘎查通宽带率80.7%;建成了中蒙俄国际光缆、呼和浩特至北京4条直通光缆,设立了内蒙古国际出口局,形成了通达国际国内的高速宽带网络。同时,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创新,引进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浪潮、京东、曙光、搜狗、中国华录、IBM等一批信息服务商入驻,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产业正在快速兴起,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企业服务等领域发展方兴未艾。总体看,内蒙古云计算产业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来势好,已形成以呼和浩特市为核心,以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李纪恒介绍了发展内蒙古大数据产业的多项重磅优惠。内蒙古自治区新设立的从事大数据基础设计建设的独立法人,在2022年前从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建立大数据中心用电价格与服务器租赁价格联动机制,自治区对大数据中心给予优惠电价,大数据中心运营商向用户提供与其享受店家水平相适应的服务器租赁价格;对引进我区的世界400强大数据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全国强大数据企业总部或其研发中心,自治区分别给予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对新认定的大数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自治区政府出资2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建立规模1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引进大数据处理、云计算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才发放的科学、技术、教育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大数据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我区开展大数据创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至50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