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宁
政府、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构成了大数据的三大来源。海量数据巨大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广为人知,为人认可。然而,政府在这块的发展和互联网企业相比明显滞后。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穆勇表示,“互联网电商的发展正在倒逼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向‘互联网+政务’的转变,需要结合互联网企业思维和工匠精神,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
穆主任您好,政务大数据中的“大数据”从何而来,又将从何处去?
穆勇:政务大数据分三类,第一类业务数据:业务办理过程中采集和产生的数据;第二类民意社情数据:对社会企业个人对象进行统计调查获得的数据;第三类环境数据:通过物理采集设备获得的气象、环境等数据和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交互信息。
随着业务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广泛应用和技术成逐步成熟,第三类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多。便于区别不妨把包含三类数据的政务信息资源处理看做是政务大数据。
政务大数据的服务目标主要是为党政机关、市领导提供数据决策咨询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特定机构定向开放数据。比如说,我们通过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向社会提供开放各类政府数据,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网站下载并调用数据。为特定机构开放的数据方面,有医院的病历数据、医院的收费情况、医生情况。这个只向医保协会会员和研究机构开放。这个数据100万条左右。今年还为大学生竞赛开放了一些城市管理的数据、交通、气象、环境的数据,这类有7500万条。
您认为政务大数据项目存在资源浪费严重、数据滥用等现象。如何解决?
穆勇:首先,在应用数据管理决策思维尚未形成习惯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新建了一些信息系统,但在真正的管理决策过程中很少使用该系统,造成利用率低、财政资金浪费;其次,各单位在不同时期建立了大量业务系统,普遍存在着系统与实际业务流程不匹配、功能与接口错综复杂难以把控、数据标准化程度差、业务系统和数据安全隐患高等问题。
再有,我认为政务大数据应用属于电子政务范畴,早些年一些专家前曾预言“中国信息化首先是电子政务发展,通过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事实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企业在引领发展,在倒逼政府信息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方式改变和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
政府信息化改革如何落地?
穆勇:做成一件事情需要有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至少需要10年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找到一套适用、简单、有效、可操作的设计方法来适用新技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坚持“统筹规划、需求导向、应用为先和业务驱动”的原则,坚持通过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来集约化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体系,因此,既要学习借鉴互联网企业思维、商业模式和经验,又要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政府内部打破部门制度,形成一体化的服务制度。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流程服务的整合。市民公众的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都需要工匠精神。要想落地“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政府机制的变革不像企业那么容易,现在很多电子政务,包括智慧城市,还停留在概念层,很难落到实处并规范信息建设。但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努力,现在初步形成一套这方面的方法和最佳实践,相关教材和出版物很快出版,可供大家使用。
现在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北京”有什么不同?
穆勇:首先,“智慧城市”的建设比“数字北京”更注重整体,智慧城市强调提高人口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物联网应用实践,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等。政务大数据是应用的核心,不能认为智慧城市就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占有核心地位,但是不是全部。
其次,信息技术飞速提升,人们对城市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智”代表技术类,是指信息化。慧:代表城市的文化、人文,地理。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等应用的越来越普及。智慧城市所提出的“信息惠民”将会做的越来越好。老百姓获得感可能更明显一些。数字城市更多的则是政府强政。
最后,在信息惠民层面,“数字北京”将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人相连。在“智慧城市”里,则增加了物物互联的概念,城市的各种服务将更加智能。
可否分享一下您对“政务大数据”未来的发展规划?
穆勇:政府数据会迁入到政务云平台,加强政府内部监管和安全管理。关于大数据发展规划,北京市政府已经颁布了北京市2016~2020年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实施计划。
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完善的政务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
二是健全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政策法规;
三是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与支撑平台建设;
四是做好政务大数据应用推进及产业对接。
政务是大量数据的产出来源,而公众、企事业单位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数据,无疑将使一座沉睡已久的金矿得到开采。这个意义,极为重大。穆勇在这方面的多年积累和思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的门。期待在许多政府信息部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我们都能尽快地体验到大数据利用带来的好处。D1Net也将持续关注政务大数开放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