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正是质检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没有质检信息化,就没有质检现代化,加快质检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赛迪设计经观察、研究认为,信息化发展路径必然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以技术和数据标准为筋络,通过结合业务发展需要,进行业务与信息化相融合,加之安全防护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为保障,来实现完整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国家质检信息化发展之路
图1通用信息化架构图
新兴产业及新兴市场的形成发展,新技术的持续升级,带来了新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需求,也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一带一路”战略明确将认证认可作为合作重点,将为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促进贸易便利、增进双边互信、推动国际质量共治带来更大的作为空间;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会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创新水平,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质检信息化突显出存在信息化认识程度不深、信息化统筹管理机制缺乏、新技术与质检业务融合创新不够、网络安全风险意识不强等一些亟待解决问题,为此,赛迪设计认为围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整体上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基础设施统建共用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外网,完善连接质检总局、各个质检机构的质检广域主干网,健全连接各直属检验检疫和分支检验检疫机构、省市县三级级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及所属机构的广域网分支网,完善各节点局域网建设,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形成全国质检系统“一张网”。全面梳理国内外现有标准,系统分析质检信息化发展的标准化需求和重点领域,制定质检信息化标准工作计划和路线图。
(二)加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加快研究制定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质检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规范质检业务数据采集、数据交换与存储及共享应用服务,实现质检数据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有效共享。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制定质检数据开放目录和路线图,依托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推进质检数据开放应用,定期梳理质检数据资源,更新数据开放目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质检数据面向社会开放。同时,推进质检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行业发展,鼓励从事数据分析的新兴企业利用质检数据进行主题分析,为质检部门、其他部门和社会提供服务,催生数据分析新的产业增长点,促进产业经济和市场发展,促进信息消费。
(三)实施“互联网+质检”行动
探索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新型质检政务服务模式,实现质检政务服务一体化供给、一站式办理。推进质检网站集约化建设,统筹规划建设联接总局各部门和下属机构的质检网站群,建设建设成为全国统一的质检政务服务平台。开展覆盖全流程的网上审批,实施在线监测,强化对审批流程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的受理、过程及结果。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许可收费,对保留的中介服务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完善质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构建全国统一的质检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畅通纵向和横向信息通报预警渠道。加强网站安全管理,提高网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质检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可控软硬件产品,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
(五)建立网络运行维护体系
逐步建立信息化运维体系,熟悉和加强基本维护,针对突发事件、系统的优化完善升级改进,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维护管理系统,以掌握和分析系统设备的技术状况;制定维护管理计划,组织维护管理力量进行维护管理;落实经费管理,使其经费使用保障到位;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监控,使建成的信息系统稳定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