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 为构建全省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平台融合、一网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昨天,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与数据,建成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推行身份识别智能化
为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意见》勾勒出发展目标 :2017年底前,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与数据,建成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电子证照库和身份识别系统建成运行,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向政务云平台迁移部署。省级重点推进昆明市、红河州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初步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2020年底前,全省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和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建成纵向到基层、横向连部门和规范统一、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加优质高效,让公民和法人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意见》提出,推行身份识别智能化,实现“一号申请”。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通过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政务服务关联的全生命周期办件记录、材料证明等信息,作为办事、查询、验证的依据和基础,并依托电子证照库,推动有关信息互联互通、校验核对、互认共享,实现公民和法人办事“一号申请”。构建线上线下互认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公民和法人网上办事多渠道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
推动跨部门电子证照互认共享
“推行服务设置项目化,实现‘一窗受理’。”《意见》明确,整合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调整优化便捷高效的办事服务流程,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向实体政务大厅全部进驻、集中办理,做到应进必进、进而能办、办而有效,切实解决群众办事在政务大厅与部门之间来回跑腿的问题。即来即办的事项,由部门现场办结、综合服务窗口当场取件。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精准化、协同化。
“推行内部流转系统化,实现‘一网通办’。”《意见》提出,统建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形成统一的服务入口,构建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借助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联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加强对接联动,实现按需共享数据,做到“单点登录、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网通办”。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能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也能办成事。
为推行服务监督一体化,有效实现全程监管,云南将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事后评价的办事记录与效能监督机制,确保事项办理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取件等全流程实时动态监控,把权力运行装进“数据铁笼”,做到办事过程公开、方便群众监督。
此外,还将编制全省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共享目录,统一构建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公民身份号码和法人、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应用体系,支撑各部门办事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同时,推进制证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联通,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建立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机制,推动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逐步实现公民和法人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异地业务办理。涉及多部门事项实行“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协同办理”,变“群众来回跑”为“系统协同办”,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