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对交通工作非常重视。今天,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志亲自出席交通工作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五”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十一五”交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黄菊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广大交通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也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
去年年底我从国家发改委来交通部工作。虽然我在地方工作过,也在国务院综合部门工作过,但对我来说,交通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交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决心和大家一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虚心向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学习,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尽职尽责,努力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新时期交通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2006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黄菊副总理重要讲话的要求,回顾总结“十五”交通工作情况和基本经验,研究部署“十一五”交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安排2006年交通工作。下面,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十五”交通发展回顾和基本经验
“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期,交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交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全社会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957亿元,年均增长18.7%,超过建国以来51年完成投资总和,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1.92倍。其中公路建设完成19505亿元,沿海港口建设完成1313亿元,内河建设完成326亿元,分别是“九五”期的2倍、2.7倍和1.3倍。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交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年新增公路里程4.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700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达192万公里;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129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76个,新增吞吐能力1.9亿吨;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3188万吨,改善内河航道里程1289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69亿人次和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9300亿人公里和67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2%、3.6%、6.3%和1.3%;完成货运量133亿吨和21亿吨,货物周转量8574亿吨公里和48058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7%、12.8%、9.3%和16%。完成港口吞吐量49.1亿吨,增长1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80万标准箱,增长23%。
回顾“十五”的交通发展,归纳起来,有六个历史性突破和六个重大进展。
六个历史性突破是:
第一,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年建成高速公路2.47万公里,是“八五”和“九五”建成高速公路总和的1.5倍,总里程达到4.1万公里。“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全部建成,山东、广东两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江苏、河南、河北三省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有14个省区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高速公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不仅显著提高了运输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运输安全性,节约了国土资源,而且在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国家经济的机动性,增强国家竞争力,以及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建设成绩斐然,“十五”期间先后跃上了2万公里、3万公里和4万公里三个大台阶。
第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178亿元,是“九五”的3倍。2003年以来,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30多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路总里程发展到63万公里,比建国以来53年翻了一番。圆满完成了西部地区通县油路建设任务,建成2.6万公里,惠及17个西部和中部省市区、133个地州市、1100个县市区,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县县通油路。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公路建设得到加强。有278个乡镇和3.6万个建制村实现通公路,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8%和94.5%,10个省实现乡乡通油路,3个省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农村客运同步发展,新建农村等级客运站3232个,停靠站点10.2万个,新增农村客车1.23万辆,乡镇客车通达率达98%,建制村通车率达81%。“十五”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增长里程之快、经济社会效益之好前所未有,成为交通发展的一大亮点,是农民群众得益受惠的民心工程。
第三,公路桥梁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五”期间,建成了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巫山长江大桥等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世界级公路桥梁。在建的桥梁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的主跨跨径、主塔高度、斜拉索长度和群桩基础规模创造了斜拉桥型的四项世界之最;浙江舟山西堠门跨海大桥主跨跨径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有8座斜拉桥、5座悬索桥、5座拱桥和5座梁桥分别在世界同类型桥梁中,按跨径排序居前10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港口建设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9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3倍、1.7倍和2.1倍。改善内河航道里程4146公里。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030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万公里。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圆满完成,10米水深延伸至南京。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建成开港。珠江口和部分主枢纽港深水航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港口建设明显加快,扭转了“九五”以来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
“十五”期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分别增长17.3%和26.4%。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是“九五”末的2.2倍和3.2倍。有10个港口进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由“九五”末的2亿吨达到4.43亿吨,由世界第四跃居世界第一大港。2005年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是“九五”末的3.2倍和4.06倍,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位。长江干线、京杭运河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和运河。
第五,交通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五”期间,制定出台了一批国家级交通长远发展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编制完成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安全和救助设施建设规划》;还编制了长三角、泛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京津冀暨环渤海等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以及交通科技、教育、信息化等专项规划。地方交通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增强了前瞻性、科学性、有序性和指导性,为行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六,交通法制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五”期间,《港口法》、《道路运输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其中,《港口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出台历经20多年,结束了港口、道路运输管理无法可依的历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和修订了54件部颁规章,精简了48%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废止247件部颁规章。各级交通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行政效率提高。五年来,交通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为依法行政、依法治交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个重大进展是:
第一,公路水路运输保障有重大进展。
“十五”期间,公路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4.6%、6.7%、5.8%和13.7%。公路运输承担了全社会新增客运量和货运量的96%和59%。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和水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3%、54%、84%和61%,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公路货运量、水路货物周转量4项主要指标均占第一位。公路水路交通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2003年以来,交通行业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缓解煤电油运紧张局面,开通了煤炭公路运输通道,北方七港两年共发运煤炭6.5亿吨。建成了覆盖全国的2.7万公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公路水路交通在抢险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实施了国省干线“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6.1万公里、21万处,改造危桥7665座。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开通了公路交通气象信息服务。
车船运力加快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营运汽车发展到760万辆,比“九五”末增长41.8%。目前,中高档客车占全部客车的36%,专用和重型货车数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运输船舶达22.1万艘,船舶净载重量和集装箱箱位分别比“九五”末增长84.6%和127.8%,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货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拥有量显著增加。
第二,交通运输和建设市场监管有重大进展。
我部与七部委联合开展了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经过一年半的集中整治,车辆超限超载比例从80%下降到10%左右,交通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降低,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好转,公路、桥梁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多轴大吨位重载汽车工业的发展得到有力推动。治超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积极支持。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开展了低质量船舶、水上运输超载、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等专项整治,推行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加强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
交通建设市场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先后制定实施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管理规范性文件11个,健全完善了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施工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
第三,海事监管和搜救能力建设有重大进展。
按照突出人命救助和“三精两关键”的要求,加强了海事监管和搜救能力建设。建立了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加强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和基础性建设。在长江部分航段和成山头、珠江口实施了船舶航行定线制,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和航行安全可靠性得到全面提升。初步建立了海陆空搜救网络,实施动态值班待命救助制度,加强搜救演练,救助快速反应能力和搜救成功率显著提高,关键时刻冲得上、救得下。成功组织了一系列重大海难救助和油污染处置行动,保护了人命和国家财产安全,避免了重大环境污染。“十五”期间船舶进出港数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成倍增长,水上交通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32.7%和41.3%。共组织、协调重大搜救行动3780多次,救助遇险人员5万多人,救助成功率达94%。
第四,交通改革开放有重大进展。
历时七年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建立了14个部直属海事局和27个省级地方海事局。完成了救捞体制改革,实行救助打捞分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管理的38个港口下放所在城市政府管理。颁布实施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了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交通科技、教育、勘察设计体制改革以及长江口航道管理体制改革、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交通企业改制等,都取得了新成效。
建立了中国—东盟(10+1)和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机制;签署了《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中国—东盟交通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便利运输协定》;完成了中、老、缅、泰四国上湄公河航道改造工程。与美国、欧盟签署了海运协定。双边、多边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鼓励和支持交通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十五”期间利用世行和亚行贷款46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利用总额的43%。
第五,交通科技创新有新的进展。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特殊地质成套筑路技术、高墩大跨径桥梁和公路长大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码头建设和航道治理技术等取得重大成果,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成套技术装备。在工程测量与设计、公路综合管理、集装箱码头管理、船舶助航导航等领域广泛集成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组织实施西部科技项目306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90多亿元。加强交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国交通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到260多所,在校生规模达30余万人。五年引进专门人才100多万人,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六,行业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新的进展。
“十五”期间,交通系统先后涌现出陈德华、许振超、赵家富、曹广辉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1290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1147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受到国家和部的表彰。“振超精神”已成为激励交通职工、鼓舞全国人民的时代精神。学习宣传这些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交通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行业凝聚力,也促进社会更加了解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开展了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设立了“航海日”,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建立健全具有交通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作为廉政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推广了润扬大桥、广东开阳高速公路等项目廉政建设的经验。加强交通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规范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治理公路“三乱”成效明显,全国绝大部分公路基本实现无“三乱”。加强了政务公开,交通部门政务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十五”交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进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人民群众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行业上下团结奋斗和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一贯支持交通工作的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向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谢!这里要特别感谢黄镇东同志和张春贤同志,他们在“十五”期间先后担任过交通部部长,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为交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在历届党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把交通事业推向前进。
回顾五年来交通发展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第一,交通发展必须坚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科学谋划,积极主动,抓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交通工作,五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交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使交通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这是做好交通工作的根本前提。
第二,交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始终抓住加快发展不放松,拓宽视野,跳出行业看行业,准确把握交通发展的规律性,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切实体现交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做好交通工作的本质要求。
第三,交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负责任部门和负责任行业,始终把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交通发展根植于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中。这是做好交通工作的检验标准。
第四,交通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进交通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交通体制、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等政策,加强建设、运输和管理创新,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实现新进展和新突破。这是做好交通工作的持久动力。
第五,交通发展必须坚持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加强各级交通部门的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能力、公共服务和组织保障能力、运输和建设市场依法监管能力、安全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做好交通工作的内在需要。
第六,交通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弘扬正气,保持昂扬向上、拼搏奉献、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是做好交通工作的重要保障。
这些经验是多年实践的结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坚持并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交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总体上说,交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发展质量不高;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交通管理的手段、方式和理念还有不适应的地方;运输发展相对滞后。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交通工作基本思路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实现“十一五”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十一五”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不断提高交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交通改革,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要着力办成六件大事:一是完成“五年千亿元”任务,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二是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全部建成;三是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适应度接近1∶1;四是大力发展内河水运,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五是基本建立起海陆空搜救体系,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明显提高;六是公路水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具体来说:
——公路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全国公路总里程达230万公里,五年增加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6.5万公里,五年增加2.4万公里。继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提高技术等级,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45万公里,五年增加13万公里。县乡公路达180万公里,五年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
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中部地区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干线公路网络,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和88%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内引外联、通江达海,90%以上的乡镇和近5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沿海港口发展目标:建设上海等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布局,建设集装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改善港口航道条件;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陆岛交通进一步改善,1000人以上岛屿全部建有交通码头,力争5000人以上岛屿基本具备滚装运输条件。
——内河水运发展目标: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程,长江干线航道进入系统治理阶段,航行条件明显改善,黄金水道优势进一步发挥;京杭运河堵航明显缓解;基本建成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全面展开;西江航运干线通过能力明显提高;航电结合、梯级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湘江、嘉陵江全线渠化,右江梯级渠化全面展开。推进江海联运,内河主要港口基本实现机械化、规模化,部分成为地区性物流中心。内河船型标准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目标:水上安全监管和专业救助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和救助力量基本覆盖我国管辖水域和搜救责任区,险情预防和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水域6级海况下实施有效救助,9级海况下救助力量能够到达指定位置。
初步建立适应交通现代化要求、符合交通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设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以信息化带动交通产业升级,着力解决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行业文明建设目标:深入开展以“学建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交通干部职工学科学理论和先进典型;建负责任的部门和负责任的行业;创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作风、一流的窗口、一流的业绩。交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树立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建成一批省市县交通部门文明单位,打造一批交通知名服务品牌。
(二)实现“十一五”交通发展目标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十一五”交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实现“十一五”交通发展目标,研究分析和认真解决好重大问题,不断推进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关于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正确认识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这是做好“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要前提。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既是交通事业发展的极好机遇,同时也对交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强调,要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机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交通协调发展。中央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交通部门落实好节约的基本国策,积极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交通行业向节约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中央确立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交通行业要加快关键领域重大技术开发和急需的人才培养,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中央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坚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这方面交通行业负有重要责任,也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总之,“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判断交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把握和抓住机遇,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更好服务保障上来,统一到推进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以交通事业的新发展来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和光荣使命。
第二,关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这是做好“十一五”交通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坚持这一指导方针,一是在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的需求作为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在交通发展理念上,要坚持交通与自然相和谐,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促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交通发展规划上,要注重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推进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四是在交通发展政策和措施上,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良性互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五是在交通法制建设上,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职能,服务市场主体;六是在行业文明建设上,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两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为交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交通部门把建设农村公路作为支农惠农的实质性举措,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探索农村客运公交化,取得了明显成绩。不久前,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分别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总结经验,继续抓好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修好农村路,服务新农村。一是在资金上要给予更多的倾斜;二是充分依靠和发挥好地方政府、农民群众以及受益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建设农村公路的合力;三是“一事一议”,不强行摊派和集资;四是量入为出,实事求是,标准规范以及线形选择等要因地制宜,依法征地拆迁,保护耕地和环境,不滥采滥挖;五是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加强养护;六是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做到路通车通,方便农民群众出行。
第四,关于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疏通大动脉,形成大通道,不仅能带动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发展,改善微循环,而且能有效促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的有机衔接,为更好地发挥路网整体效能,形成便捷、机动、安全的运输大通道提供条件。《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是国家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组织好、实施好,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交通发展的长远大计。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质量、发挥规模效益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借鉴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经验,大规模建设期一般需要20多年的时间,然后是逐步完善阶段。我国高速公路起步于1988年,大规模建设大致从1998年开始,至今还不到10年时间,再经过大约10年左右的建设高峰期,全国高速公路大通道将基本形成。现在,行业内外都充分肯定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各地建设的积极性高,为高速公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高速公路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珍惜和利用这一好的局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已经形成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断推进高速公路发展。同时,要切实研究解决高速公路管理、特许经营、滚动发展等问题,理顺管理体制,促进高速公路健康发展。
第五,关于加快水运发展。
水运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举措。“十一五”要把加快水运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占地省、污染小、运量大的水运优势发挥好。
加快水运发展,要积极促进沿海港口健康发展。要重视编制和协调好港口规划,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沿海港口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有关省区市要按照这个规划做好省级港口布局规划和主要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相关规划做好衔接,切实防止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要重视港口岸线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港口岸线是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按照“深水深用、合理开发”的原则,切实做好港口岸线的管理工作,鼓励港口资源整合,把港口岸线保护好、使用好。要加大港口功能结构调整。在积极开发建设新港区的同时,要采取扶持政策,推进老港区功能的调整、改造、开发和功能置换,全面提升港口整体素质,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加快水运发展,要突出重视内河建设,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要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加大《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发展内河水运的有利时机和较好氛围,进一步健全部和沿江省市合作机制,细化和落实方案措施,分阶段稳步推进。规划和建设好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内河航运。部已印发了《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正在编制《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要按照规划确定的方案和项目组织实施。部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将加大投入力度。地方要结合建设需求,落实资金,使内河水运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六,关于资源、能源和资金约束。
交通行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的行业,同时也可以成为节约型行业。在资源、能源和资金约束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节约土地,节能降耗,开源节流,以保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
节约土地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按照安全、经济、环保、实用的理念,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工程项目审批、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从严把关,尽量利用荒地和废弃耕地,避免大填大挖,不片面追求过高的技术标准。
节能降耗就是要努力降低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抓紧研究车辆、船舶用油,码头装卸设备用电等行业节约型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广先进的标准化车船装备,发展循环交通经济,推进节约型行业建设。
开源节流就是要千方百计落实资金保障。国家对“十一五”交通建设投资比例将比“十五”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支撑较大的交通发展规模需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地方要切实落实好配套资金。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确保各项规费应征不漏。
第七,关于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交通行业发展的灵魂、动力和源泉,也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要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始终把提高交通行业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交通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但当今发展日新月异,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我们要站在世界交通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审视中国交通发展水平,站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交通适应能力,站在人民群众对交通需求的角度审视交通服务水平,站在行业以外的角度审视交通存在的问题,开拓视野、创新理念,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思路,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有新进展,在推进科技进步上有新成果,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有新突破,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行业建设,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快交通行业由传统产业迈向现代产业的历史进程。
第八,关于加强队伍建设。
落实并完成好“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职工队伍作保证。我们要结合交通实际,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入手,着力建设一支自觉奉献、勇于创新、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职工队伍;建设一支热情服务、作风严明、素质过硬、严格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队伍。
交通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所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都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和掌握群众对交通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能为群众做些什么,始终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办实办好。
团结是做好交通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搞好团结、维护团结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交通行业上下比较团结,整个行业的凝聚力强,要倍加珍惜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各方面要继续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互相谅解,使大家始终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和研究,努力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交通文化,用文化和精神的力量凝聚全行业,使交通行业更加充满活力,不断开创交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2006年交通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交通工作要承上启下、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实施“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实现开好局、起好步。具体要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建设全国公路运输大通道。
组织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和加强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全年建成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一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开工建设四川雅安—石棉—泸沽段,广西恒昆公路全州—兴安段等重点项目。“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组织实施好海拉尔—满洲里、户县—洋县—勉县等续建项目。加快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扩容改造。继续支持主要港口集装箱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建设。二是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力度,提高路网技术等级。三是加强红色旅游公路建设,建成精品旅游线路约700公里,提高经典景区出口路等级标准。四是加强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国、边防公路建设,加强部队进出口路建设。五是支持亚洲公路网、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区域合作涉及的口岸公路建设。六是加快完善国家公路水路运输枢纽站场规划方案。
加强和改进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全国10个省市开展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研究检测评价新技术和养护维修技术,提高工程抗灾能力。今年召开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任务和措施。
(二)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实施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建设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规划投资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8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约13万公里。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制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加强对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工程质量。完成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和技术状况普查,制定农村公路通达统计标准,尽快将村道纳入统计范围。
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对现有汽车渡口实施渡改桥;对其他渡口基本建成人行桥或规范码头,改善通行条件,使农民群众走便利桥、乘放心船、过安全渡。
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做到路通车通,优先安排客运量大、班次多、经济效益好、地方积极性高、运营机制较完善的乡镇客运站场建设。大力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的客车车型。
(三)加快沿海港口发展。
加快煤油矿箱四大货种专业化码头建设。煤炭码头重点建设和改造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和连云港煤炭装船码头。原油接卸码头重点加快大连、津冀沿海、青岛、宁波—舟山、泉州、惠州等港20万吨级以上原油接卸码头建设。矿石码头重点加快沿海和长江口内20万吨级以上矿石码头建设。集装箱码头以新建和改造相结合,重点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大连、天津、青岛、厦门、深圳、广州等干线港大型集装箱码头,相应建设支线港和喂给港。
加快进港航道建设。重点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实施12.5米水深向上延伸工程。加快广州港二期和防城港、钦州港等出海航道工程建设,提高沿海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性重要港口航道等级。进一步完善港口管理体制。
重点安排建设5000人以上岛屿滚装码头,继续完善1000人以上岛屿陆岛交通码头及接线公路建设。
(四)积极推进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
认真贯彻“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精神,健全长江沿江省市水运发展协调机制,细化相关措施,落实相关工作,加大《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实施力度,切实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步伐。
加快京杭运河扩能建设,落实排堵应急预案各项措施。推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重点是与洋山深水港相衔接的大芦线一期,西江干线扩能工程及西江出海通道整治工程等。加快湘江、嘉陵江、汉江、松花江、右江等重要通航河流航电枢纽建设,确保在建的10个航电枢纽按期建成。积极推进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航道管理和维护,严格审批跨河、拦河、临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加强航道养护费征收协调工作。
实施《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在京杭运河、川江和三峡库区推广标准船型,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五)提高运输服务保障水平。
做好重点物资的运输组织协调,加强路网衔接以及公水运输转换,畅通公水联运通道,提高运输效能。周密安排和精心组织好春运、“黄金周”旅客运输工作,确保旅客出行安全便利。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网络,落实整车鲜活农产品运输优惠政策,做到省际互通。
促进运力结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优化,鼓励道路运输企业推行公车公营,鼓励、引导单船公司和个体船舶集约化经营。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建设省市县三级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实现异地违章处罚信息共享。开通全国公路交通服务热线电话。推进全国水运行业信息中心建设,初步建立港航动态数据中心和基础数据库。
(六)坚持依法治交,加强市场监管。
抓紧《海上交通安全法》、《航道法》、《船员条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国内水路运输条例》、《公路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起草和制定工作。继续抓好《道路运输条例》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宣贯工作,组织开展贯彻《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规章的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和客运班线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坚决打击无证经营,纠正违章违规,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旅客、货主的权益。研究提出出租车经营权管理行业指导政策。加强水路运输企业年度核查,淘汰不符合经营资质条件的企业。加强港口经营市场秩序监管,规范经营行为。
继续推进交通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界定执法职责,完善执法程序、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社团工作,促进行业自律。
严格建设市场准入,加强动态监管,狠抓各项制度落实,建立公路、水运建设行业市场信用体系。开展建设管理创新活动和以“履约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市场执法监察活动,曝光不守法、不诚信单位。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对项目法人、负责人实行培训上岗制度。落实质量事故上报分析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发布违规企业“黑名单”。对进入交通建设领域的重点产品实施认证制度,从源头上加强交通建设用产品质量控制。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投资人招标制度,积极推进工程施工合理低价中标制度,深入研究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在试点基础上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制度。
继续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按照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执法力度、完善监控网络、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会同公安部门保持路面联合执法力度。配合工商、发改委等部门制定出台车辆非法改装企业整顿管理以及车辆生产、改装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办法。加强市场准入、货物装载等源头监管。以北京至大同沿线10个治超站点为示范,开展全国第一批治超站点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全国治超监控网络。建立治超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实行考核评价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治超站点的工作条件,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保障。
(七)加强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
开展全国海事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继续做好重点船舶、重点水域和重要时段的水上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渡口渡船、低质量船舶等专项整治,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建立水上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长江干线海事与航道、通信和港航公安联合执法,加快长江干线、渤海湾老铁山水道、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步伐。建立完善安全责任制和督察机制,进一步落实乡镇船舶管理责任制。完善水路运输和港口企业经营安全资质评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理顺港口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做好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工作。加快专业救助装备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命救助效率和救助水平。
继续落实“三关一监督”职责,建立严格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营运车辆的监控,加强驾驶员培训和考核工作。继续实施好公路交通“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切实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管。
(八)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约型行业建设。
交通科技创新要围绕建设节约型行业,深入探索研究土地、岸线、能源和建筑材料等科学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交通循环经济,实现基础设施耐久化、运输结构合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重点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安全保障等重大专项攻关和重大项目研发,开展交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继续组织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开发,推广沙漠公路建设、青藏公路改造等西部科技项目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强交通行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新增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重点推进交通运输动态信息采集和监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交通综合运行分析辅助决策和交通信息服务、海事业务信息及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信息化建设。抓好交通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部专家委员会和部长政策咨询组、学会、协会、交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决策咨询作用。
落实人才强交战略,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技术教育,建设交通行业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实施交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交通行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创新培养方式。
(九)继续扩大交通对外交流合作。
继续推进区域交通合作。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重点推动签署中国—东盟海运协定和海事领域合作,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交通合作,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间国际公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制订,加快中吉乌公路运输通道建设进程。进一步发展双边汽车运输合作,开展孟、中、缅、印四国公路过境运输合作,做好加入亚洲公路网的相关后续工作。继续做好国境河流的管理工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和重要发达国家的交通双边合作,加大参与国际海事等组织的相关工作力度,加强有关海上安全、保安和环保公约及规则的履约工作。加强重要海上运输通道多双边合作,保障我国海上运输安全畅通。提高交通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为交通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的海外经营环境。继续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十)深入开展行业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年底部召开的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开展以“学建创”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行业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今年要召开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会。加强信访工作,推进政务公开,组织开展第二个“航海日”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交通行业廉政工作的重要批示,建立完善具有交通特点的惩防体系。有关工作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具体部署。
同志们,“十一五”及2006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发扬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默默奉献的光荣传统,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奋斗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