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今,由海量传感器组成的物联网正日夜不断地采集着城市的各类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城市地理信息、交通数据、人口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各类数据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智慧城市中,大数据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由海量传感器组成的物联网正日夜不断地采集着城市的各类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城市地理信息、交通数据、人口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各类数据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已经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
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
智慧城市狭义地说是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信息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改善城市状况,使城市生活更加便捷;广义上理解是指尽可能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做好城市规划,使城市更具有活力和长足的发展。当前业内普遍认可的智慧城市,强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城市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等各项需求,实现城市各领域高效、智能和精细化的管理、运行和服务。尤其是加强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核心系统之间的综合集成,降低能耗,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行的智能化。
我国自2012年掀起建设智慧城市热潮,目前已有超过373个试点市、县(区)纳入住建部、科技部批复的试点名单。2012年、2013年共有193个试点,2014年新增83个试点市县,2015年又新增97个试点,重点项目超过2600个,投资总额超万亿人民币。智慧城市建设已逐步从点到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数据集成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但综合分析仍存在不少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而当前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完整性、统一性认识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现象相当普遍,地区之内,区域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区县与部门之间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规划进行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分别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导致很多系统标准不一,互不兼容,接入受阻。另外,目前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往往由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建设,而负责维护的不同机构又各行其是,城市各系统间急需实现互联互通。
以上问题,归根溯源还是数据缺失、数据间的不融合、数据无法集成导致的,目前“信息孤岛”问题广泛存在,实现互联互通的难度不容小觑,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信息无法共享已成为制约智慧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表示,数据就是人类智慧的原始宝藏,数据化使人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大大提升。一个城市的管理和运营需要科学的决策,只有数据支撑才能保证智慧城市的真正运行。城市发展需要完成大数据的采集、处理、整合、共享、挖掘、分析和应用,通过了解城市运行情况与发展态势,为各部门协同工作、领导决策提供支撑,进而服务于民。
近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风起云涌,数据的融合与共享越来越得到重视。首先,物联网解决了信息自动采集、获取和传输的障碍,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云计算解决了信息高效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推广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再次,以第四代移动通信相关无线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进展,为移动宽带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优质、高速和泛在的4G服务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广阔空间,大大拓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空间,解决了信息高速传输的问题;最后,系统集成技术能有效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讯及业务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大综合、大集成提供了可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启了全新的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2016年7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技术将决定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教授艾春荣谈到,智慧城市的公式应为智慧城市建设等于“智慧基础设施+物联网+公众互动平台”。即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城市资产、政府与大众连接起来并将信息集中到中心,供政府全局优化决策、提升政府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公众互动平台,增加大众参与、保障政府决策透明,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城市的规模和竞争力。在艾春荣看来,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大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局的优化决策,才能真正达到减少负效应、提高正效应的作用。
2014年6月,银川市政府与中兴通讯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引入全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和城市信息化运营管理思路,联合打造高标准、智能化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体系。银川智慧城市以“一图一网一云”为骨架,共建设了10大系统13个子模块,涉及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环保、市民一卡通、智慧旅游、企业云及智慧政务等八大应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三类用户提供服务,最终实现惠民惠企,科学管理和带动银川市信息产业转型和升级。
据悉,目前,银川市彻底打破行政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26个要害部门的156大类行政审批事项归一,600多位工作人员缩减为60位,15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减幅79%。原来的59枚公章被封存在银川市民大厅,取而代之的是一枚印章便可完成审批。在交通建设方面,通过交通智行卡数据采集车流量数据,辅助道路交通仿真和即时调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打击黑车等领域,为车辆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并结合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全城动态交通诱导,在解决停车寻找车位导致拥堵等方面,提供人、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对大数据的简单集成,更重要的是政府如何打破数据的部门分割,再和大数据企业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城市“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城市智慧管理的软实力。“智慧银川”的成功在于其利用大数据将各领域连接起来,开启了城市管理和发展模式创新,可以说银川实践了城市大数据应用的雏形。有专家这样评价银川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先行探索,“银川的智慧城市建设首先打破了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壁垒,这个部门壁垒隐含着行业壁垒,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行业和行业之间的壁垒,既包括政务的也包括企业的。正是因为打破了部门以及行业壁垒,所以才获得了数据资源、掌握了数据财富。”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理念,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依托丰富的大数据资源,改善民生,实现信息惠民,将成为开启智慧城市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