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握新时期“放管服”的发展趋势
来源:广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7-05-09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政务服务是一个感应器,是神经末梢,是最能尽力、最可给力、最应卖力的部门。经过近4年的持续努力,“放管服”工作成为了新一届党委政府呼喊最强烈、措施最有力、上下最看重、成效最出彩的施政品牌,成为我们时代话语体系的代表符号。

    当前,在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放管服”正在以“大”字开头全速前进:面临大改革,实现大转型;面对大市场,创新大服务;面接大数据,需要大智慧;面向大发展,企盼大跨越。“放管服”工作从理念、方式、内容、要求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构建起了促进发展经济和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为更好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需切实把握好新时期“放管服”的四个方面发展趋势。

    从服务集中到政务集成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政府建设大都从加法做起,与时俱进,重塑政府、再造政府的改革从未停步。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之后,政府建设开始做减法,方式主要是进行机构改革,且力度越来越大。2001年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至今已经历了六轮。本轮改革的重点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形态和内涵极其丰富,且以底层突破方式从下到上强力推动。其中,政务服务中心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其发展历程,走的是一条从管理转向服务,从分散服务走向集中服务、从集中服务走向集成政务的改革路子。当前全国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还在不停地进行创新探索,进入到升级转型的关键发展期。如何升级转型?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同时要求“搭建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平台,形成集聚效应,实现服务便利化、集约化和高效化。”集聚效应怎样形成?“三化”如何实现?广西提出了“一二三”的工作思路,即“一窗进出、双线协同、三向联办”。“一窗进出”,即一个部门一个窗口,一个窗口负责接件和出件,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方便群众;“双线协同”就是推进电子政务,打造网上政府,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进;“三向联办”指推进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这就是把政务进行综合优化、集成运行、提高效能、减少成本、服务社会。从服务集中到政务集成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趋势。

    从领导点题到群众点菜

    “放管服”改革在一个时间段内具有单向性、封闭性、自主性特点,按照领导点题来干,自己割自己的尾巴,自己给自己开权力单子。这种做法符合当时的国情,从上面入手,势如破竹,迎刃而解。4年来,“放管服”工作的推进力度之所以这么大,如果没有领导点题,难以达到现在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果依然还是这样推进,就没有太多工作要做了,因为各级各部门总觉得自己该放的权已经放了。只有让群众点菜,群众吃得才会开心、满意,也才符合群众的口味和健康要求。

    群众点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总要求,必须成为我们推进“放管服”工作的根本导向。当然,群众点菜也不好操作,是拿菜单去给群众点菜呢?还是群众点菜后才去买菜做饭?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值得深度探索创新。现在,国务院力推“简政放权,我来@国务院”,开展问政于民的一系列活动。只要国家出台重大政策,都积极和群众互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做好解读、辅导工作,进行新闻发布和信息沟通。这就是让群众点菜的示范。从领导点题到群众点菜,走开门式改革的路子成为上下联动的一个发展趋势。

    从遏制权力任性到增强制度理性

    中国行政许可权利是依法赋予的,依据的大多是部门法(专业法)、地方法,很多法都是从部门或地方的管理需要出发而产生的,因此造成政出多门、执法任性的现象。从各地简政放权的情况可知,权力的颗粒度不同,行政审批中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很多的法规都有“其他”两个字,这就是“任性”的基础和空间。“放管服”如何从合情到合理、从合理到合规、从合规到合法,如何从遏制权力任性到增强制度理性,是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大力度研究和解决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硬腐败、显腐败”得到了明显遏制,但是“潜腐败、软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有些企业家每天欠银行的利息几十万,如果审批多拖一天就得多花几十万。虽然工作人员不敢乱收费了,但是办事办慢了同样给企业造成损失,带来“软刀子”也伤人的不良后果。再比如,城市管理中对公共资源的处置就很“任性”,随便在路边画一条线就要收费。我们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笼子是什么?首先是建章立制,遵纪守法。政务服务中心也是一个“笼子”,把各部门的审批集中起来加强监督,进行流程再造,精准施政,依法确权、科学分权、公开示权、有效控权,确保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得到有效管理,强化制度的约束,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事业发展的刚性需要。

    从实体政务到网上政务

    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走得相当艰难,服务大厅的形式也不统一,大概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央部委设立的审批服务窗口。第二种是设立服务中心大厅。大厅里的服务也有两种,开设职能部门窗口和综合窗口。综合窗口统一接件传送到各业务部门,审批完成后企业和群众到综合窗口领件。第三种是成立行政审批局。第四种就是代办制。由此可见,当下的实体政务已经由“航空母舰”转变为“舰队并行”,正向全过程、全覆盖的方向发展。面对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实体政务服务中心不应老是比拼面积大小,而应该在中心的优化、美化、舒适化上下功夫,要向银行、快递、连锁店及商业综合体学习。

    实体政务服务走到这个阶段需要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加强网上政务建设。2001年12月,国家将电子政务建设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首要工作,电子政务建设以“金”字开头递次展开,目前已经形成了“十二金钗”的格局。2014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的建设思路,“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呈现智慧化转型新趋势。2015年,国务院提出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要求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切实做到“批前公示,批后公开,一库支撑,一码平川”。不少地方正在探索“口袋政务”“指尖政务”等,建设网上政务的力度空前。这个趋势正在引领着“放管服”升级转型。

    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是发展的必需,更是社会的必要。我们要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要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做好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推进,系统创新。在具体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必须下定克难攻坚的决心去冲刺努力。只有不断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才能走出新路子,创造新经验,进一步提升“放管服”工作的地位、价值、形象和口碑,使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施政品牌更加出彩。

    (作者为自治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