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信息孤岛” 珠三角政务信息的共享模式
来源:时代周报 更新时间:2017-05-31

 

王明裯认为,国内真正有能力集结资源,形成产业链布局的也就BAT或华为等大体量的技术型公司。 CFP供图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东佛山

早上7点50分的佛山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出入境事务管理大厅,孙国强回到他的办公位置,第一件事是打开眼前两台显示屏。

“一主机双屏”,两台显示屏代表了佛山政务信息共享的阶段性成果之一。2015年以来,佛山作为政务信息共享改革试点城市,在不打破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联通各单位数据库,实现政务服务“一门式办理”。在全国,政务信息共享改革在80个城市进行试点的,其中广东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

今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方案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紧迫需要,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促进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其中,方案中的两个时间节点值得注意:2017 年12 月底完成国务院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2018 年6 月底前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由此可见,2017年将会是中国政务云服务的爆发性增长期。

事实上,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就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改进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多项改革政策,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政务信息公开。

未来几年,政务信息共享将极大地改变全国居民的生活。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85后的孙国强在工作中直接感受到“政务云”带来的变化:市民办事便捷了,办证柜台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得以缓解,不再“忙得连口水都没有时间喝”。

如今,许多纸质材料已不再需要提交,办事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以办理港澳通行证为例:之前办理港澳通行证,需要申请人携带身份证、户口薄等各项资料,整个流程走下来没有半天完成不了。现在,只要在自助终端上完善好个人信息,再去到窗口最终确认即可完成办理,需时不到半小时。

由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公共服务的效率多年停滞不前。随之而来的多门多窗、信息不通、效率低下、数据沉睡等问题,甚至已成为社会服务进步的阻碍。

“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几乎是企业界的共同心声。”佛山当地一名企业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孙国强介绍,过去办理事项的过程中,如果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的审批,大多采取前置审批、串联审批的方式,导致群众需要向不同部门反复提交申请材料,面临尴尬的“公章旅行”。

政务信息共享改革试点采取的“一门式”服务模式,是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办事大厅整合到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个“口”。通过打破过去以部门业务划分的“专项业务办理窗口”,将其合并为“综合服务窗口”。通过给予窗口查询业务所需所有资料的权限,使得任一窗口都可办理相同的事项。

数据显示,佛山“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建成后,办事窗口人员只有原来的45%,但每个窗口的平均业务办理量为2.5倍;78个事项实现“马上办”,是改革前的2.6倍;超过60%以上的业务能够现场即时办结。

这种提升,背后恰是依托政务信息共享实现整个审批效率的提升。

落地之策殊途同归

3月28日,浙江省公布《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首次以省级政府规章的形式,以大数据为抓手,力求建成服务社会的“云政府”。

《办法》要求公共数据统一编目、逐级归集,形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并将目录中的数据归集到公共数据平台,实施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等综合数据信息资源库建设。

与浙江采取省级层面的全盘整合不一样,佛山采取的是迂回式解决路径。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管理应用中心民生部主任、佛山禅城区“一门式”改革技术顾问赵海然在一次采访中介绍,广东地区的信息化很“强悍”,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而这些系统之间并不兼容。

这些情况孙国强也实际遇到过:“社保系统和公安户籍系统就是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公安想要查询社保系统的数据,也面临重重障碍。”

同样的情形在全国各地都长期存在,数据兼容性、共享性不高,加上一些部门存在“保护主义”,因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佛山市编办专职副主任蔡国雄对时代周报记者坦承:“让各部门把现有数据库全盘开放,实现所有数据的对接时机还没有成熟,这是因为所涉及的数据量太大,推进难度也太大。”

针对“信息孤岛”问题,佛山给出的处方是温和式改革,即在不破坏原有系统的前提下,通过“一主机双屏”操作和后台系统跳转、对接等技术,联通各单位的数据库,同时记录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留存下来的证件、证明和办事结果等信息,同步到一门式综合服务平台与各业务子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比对,逐步联通“信息孤岛”。

蔡国雄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其实随着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持续进行,政府部门思维也在转变。大家对政务数据的理念在发生着转变,看待政务数据不再把它作为某个部门独享的数据,而是公共政务资源。不论采取何种改革方法,信息共享的大势不会改变。”

开启千亿市场

2015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四项与政务信息共享密切相关的政策,中央网信办也发布了关于党政部门云计算安全的文件。以政务信息共享为基础,政务云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已经基本形成。

在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陈东风看来,数据本身就是生产资料,数据的价值体现并不在存储和拥有,而在于流通和使用。他认为,数据一定会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2013年,西方八国集团签署了《开放数据宪章》,标志着政务信息数据将通过云共享的方式对公众开放。中国虽然起步稍晚,却有迎头赶上之势。

根据美国信息咨询公司Gartner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的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达到2442亿美元,并且在未来几年仍然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而聚焦到中国云服务市场,年增速在65%左右,这其中以政务云为代表的行业云增速更是迅猛。

在政策引导和云市场快速增长的双重利好下,各大云服务商大举布局。其中,2015年浪潮就宣布投资100亿元完成全国云中心的布局,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云计算市场最大的资金投入。

巨头阿里巴巴近年亦力推政务云。2016年,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获得集团60亿元注资,一跃成为集团的战略型业务。今年3月初,阿里云高调宣布进军政务云市场,推出国内第一个高等级政务云服务。还有华为以及三大运营商等,过去几年在政务云方面的投入也不遗余力。

但在云计算行业分析师王明裯看来,除去巨头间吸引眼球的博弈,率先树立“云计算”示范标杆的公司将占得先机。

之所以强调“标杆作用”,是因为政务云已进入以系统互通、数据融合为特征的政务云2.0时代,打通产业链,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成为焦点。不过,王明裯认为,虽然大多数云服务供应商都在强调生态,但国内真正有能力集结资源,形成产业链布局的也就BAT或华为等大体量的技术型公司,多数厂商只能陪跑。

正在筹建的佛山大数据管理局一名相关负责人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比起业界普遍关注的生态建设,政府方面更加关心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是否能够符合政府业务逻辑。

“如果不能确保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安全,信息交换所产生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该名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他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