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纵论推进山西开发区改革
来源:黄河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7-06-08

省政协委员纵论推进山西开发区改革——李慧篇

加快推进我省开发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转型综改的紧迫需要和振兴崛起的长远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对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月24日,省政协十一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在并开幕。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推进我省开发区建设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在此,本网对一些委员的发言进行了整理集纳,并邀请部分网友进行讨论。

相关链接:省政协委员纵论推进山西开发区改革——关志道篇

         省政协委员纵论推进山西开发区改革——高建生篇

         省政协委员纵论推进山西开发区改革——焦斌龙篇

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太原市迎泽区区长:李慧关于做好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围绕“发挥开发区在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的主引擎作用”的主题,按照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上骆书记“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开发区建设,用全新的理念视野谋划定位,用全新的思路办法破解难题,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对开发区进行二次创新创业”的指示要求,拟从如何有利于开发区招商引资方面谈几点建议。

一、招什么商,选什么资

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放在时下的山西,起点一定要高。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许多开发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应当按照“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专业化招商”的思路,对招商引资理念、模式推陈出新,由招商转变为选商,实现招资引智从“无中生有”到“有中选优”。

(一)建立招商指标评估体系,科学判断目标投资商面对投资商,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判断,是什么行业的,企业的实力如何,企业的需求有哪些,企业的发展潜力如何,对地方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何种作用等等。需要建立招商引资指标评估体系,对投资商及项目进行科学判断和评估,根据开发区产业、企业入住条件、标准、承载力,遴选投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招商。

(二)树立项目兴园的理念,明确招商引资方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破解招商引资难题的重要举措,还可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建议要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精确定位,明确招商方向,把园区的项目招商作为重点。以项目兴园的理念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国外相关优势产业,重点是可推进山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项目。按照园区产业框架制定《鼓励投资产业(产品)指导目录》,选择适合园区发展需要,规模大、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和企业入园,从而带动成长性强的中小型项目进园,营造园区投资热点。

(三)培育国际开放的视野,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随着全球国际化的趋势,开发区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发展动力,就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水平的园区运行机制,营造开放的营商环境,以国际化视野引进重点企业、项目。立足于融入战略,不断加大进出口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主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园区直接对接国际市场,鼓励大型外资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来晋兴办行业性园区。要按照国际市场经济机制运作园区管理方式和组织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类和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要进一步放宽审批权限,以利于外商投资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结合外向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在政策允许和权限范围内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开发、招商、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四)创新敲门选商的模式,挖掘优势资源

以突出主导产业、突出重大项目、突出重点区域为原则,根据自身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瞄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50强,梳理出重点招商对象,积极实践“碰撞”式招商向“敲门”式选商转变。坚持园区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强化产业支撑功能,组织企业“抱团走出去”,依托产业、主导产品、龙头企业进行定位,挖掘所接触到的潜在资源,拓展招商引资特殊渠道。注重主导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和横向联系,积极开展以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集群式招商,结合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和央企入晋,源源不断地引入新的企业落户,发挥出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形成投资的集中区、集聚区,逐步形成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大产业的格局。

(五)打造成长型企业新高地,引进培育双创企业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党中央的战略目标和最为火热的社会浪潮,招商引资也应该生发新思路,通过支持创业、扶持创新来培育出山西自己的大企业和强企业。建议放眼世界,提早动手,积极引进优秀的 “双创”型企业,尤其在政策制定上要明显优于发达地区的产业政策,让其扎根在山西,成长于山西。比如享受政府一定免费提供年限办公用房和公租房的优惠政策。同时,尽快打通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间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努力让项目高效落地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优化开发区形态和布局的要求,我省要用2%左右的国土面积规划开发区布局。因此,产业布局一定要立足差异化发展,基于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的不同,应及早编制各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确立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按照系统、定向、精准的原则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一)从省级层面出台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政策框架

目前我省各地开发区都处在扩区阶段,特别是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点上突破”的重大措施,无论是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用地、规划等,在政策支撑和做好建设服务方面,都需要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支持,特别是应当从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方面、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方面、土地管理和税收等方面,出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指导性政策。建议结合全省开发区空间布局、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和产业布局,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制定和发布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开发区在投融资模式、财政体制、人才激励、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出台具体细则,对潜力大、带动型强的项目和人才强化资金保障,引导形成差异竞争。

(二)建立服务招商的平台和科学的招商引资工作流程

开发区要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开发区和企业主体招商的转变,就需要推动招商方式的市场化,建立一套科学的招商引资工作流程,提升招商引资工作专业化水平。建议由发改、商务、投促等部门牵头设立专门机构,成立选商引智交流信息的平台、分析研判的平台和推动落实的平台,开展系统定向专业化招商、精准化招商。建立交流信息的平台,围绕开发区规划和需求广泛收集信息、发布信息,与各类招商载体资源库实行信息共享,做好选大商、引好商的前期服务;建立分析研判的平台,由经济、发改、商务、法律等方面熟悉政策、掌握区情企情的行家专家对招商项目进行研讨分析,做好防患风险工作,高效精准选商选资,真正招好商、招真商;建立推动落实的平台,对目标项目库、人才库的项目和人才实施定点招商、定位招才,从政策上优先优惠,从国土、规划、金融等方面形成绝对的支持,上门服务跟踪落地,切实把功夫下在签约项目的落地见效上。同时,将职能部门服务参与到招商引智的全过程,制定招商地图和专业化招商方案,在招商引资的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高端化服务,真正实现招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建得成。

(三)制定建立支持开发区发展的专项资金和专项基金的政策

开发区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增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也需要投融资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开发区建设初期,大多依靠的是财政支出和通过政府信用担保向银行贷款运作模式,政府就是唯一的项目直接投资者。建议各级财政设立开发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开发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加,逐步扩大开发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随着开发区建设的市场化,投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展,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各类资金向开发区集中,建议对开发区基础设施贷款贴息方面,对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面,对开发区设立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方面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政策。这样有利于把金融创新工具如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等运用到开发区发展中,增强开发区产业配套能力,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和营商环境,助推开发区做强做大。

三、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环境

营造环境是开发区选商引智的保障,优化开发区的营商环境需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建议做好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以营商环境排名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为标杆,找出政务、市场、开放、要素、设施、社会、法治等营商环境方面的差距,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水平。

(一)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市场

紧扣开发区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要对电信、水热气供应、环保服务业等社会公共服务产生较大投资需求的选商引资项目,做好社会公共服务。在社会公共服务市场方面,要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治乱减负”,坚持服务便利和效率优先的原则,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加大对区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发展的投资力度,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同时,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可营利性项目如燃气、管网等,应逐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从由政府独家经营向混合经营和竞争模式过渡,通过出让收费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PPP 模式等,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放大投资效应。

(二)建立行政审批服务的平台

坚持体制、政策、服务“三位一体”,切实以政务环境建设带动各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应借鉴国内其他开发区的先进经验,通过建立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平台为投资者和园区企业提供园区一站式服务。优化开发区管理服务流程改革,创新审批方式,积极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办理等模式,将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和事项集中到服务中心,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实现前台和后台工作的衔接,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审批条件公开制度,强调办事程序公开、适用法规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等,达到“一口受理、限时办结、进度可查询”。对重点项目实行跟踪落实专人负责,对签订的合同意向进行跟踪督导,一抓到底,抓进度、抓落实,确保意向变合同、合同早实施。对外商投资项目要简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变更等管理程序。通过凝聚服务合力、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三)培育科技创新发展的平台

开发区是科技创新驱动的前沿,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应当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把招商和引智相结合,由单一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技引智并重转变。大力推进产业聚才,既要运用开发区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创业中心、孵化器的承载功能吸引人才入驻创业,更要完善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等集成化功能,为人才及项目入驻提供良好载体。制定开发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和技术成果转让、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奖励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区内企业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进行技术革新改造,引进各类急需人才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应建立对外开放的人才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制定和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通过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打破常规,不拘一格使用和留住人才。这样不仅利用招商扩大经济总量,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通过招才引智还促进了产业与人才发展相融合、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