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高效服务古都安阳 大数据全力打造“智慧之城”时
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是安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安阳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行动。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辛勤努力,安阳的大数据云计算建设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处在行业领先水平,为安阳的经济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为安阳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在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6年,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工程,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完善“一中心、三平台”的战略部署,安阳市各级党政机关、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行动,大力推进,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已完成三期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每秒计算能力达到80万亿次,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安阳政务服务云”“安阳民生服务云”“安阳工业服务云”“安阳平安服务云”的陆续上线运行,安阳市正在实现由云计算建设向大数据应用的迅速转变。目前,安阳市已经尝试在旅游行业,通过景区游客分析系统,使旅客游玩更开心;在公共交通领域,通过对热点地区24小时人口流动情况的分析,使公共交通更便利;在公共安全领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视频、照片和实时图像的自动分析,使城市更平安;在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医疗资源的共享,使人民群众更健康;在环境保护领域,通过整合工厂、工地、排污口等关键场所的信息数据,使环境保护更智慧。
大数据云计算,在推动安阳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数据云计算,正在使安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工业重镇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
“云上之城”
——安阳建设速度创造奇迹
2月12日,恰逢农历正月十六安阳传统古庙会,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沉浸在祥和喜悦中的人们没有察觉有一双双“天眼”正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通过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数据动态分析,在安阳市云计算指挥中心即可对庙会现场进行科学预判、提前布控、合理引导,保证了游客的欢乐游玩和人身安全。这种精准的数据分析应用,就得益于安阳市建构的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新战略。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政府决策与服务、居民衣食住行、城市产业布局和规划等都将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引擎。
自2015年全国两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安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寻,坚持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为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2015年2月3日,安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签订了“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安阳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全国地市级规模最大、安全级别最高、运算速度最快的云计算中心,并配套建设了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指挥中心,创造了令人称奇的“安阳速度”。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顺利落成,标志着安阳这座历史名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云上之城”。
安阳市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目前已经完成三期建设,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服务能力强。所有设备均采用国内一流的云计算技术,共配备140台高性能服务器,数据存储能力达到14P,每秒计算能力达到80万亿次,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安全等级高。采用国内一流的猎豹防火墙(万兆),拥有强大的攻击防护能力与系统级并行数据处理能力,采取双路供电、独立UPS电源和后备发电机组,让动力永不间断。三是通用性强。该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虚拟化统一管理平台。计算、存储资源集中建设,能有效整合全市信息化资源,做到建设集约化、服务标准化、信息共享化、效益最大化,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防止出现信息化项目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实现全市信息资源的统一集约化管理。
配套建设的大数据云计算指挥中心,已实现应急指挥、交通调度、视频会议、电子政务管理等多项功能,成为安阳市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和展示安阳市信息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2016年8月,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市网络和信息资源整合的意见》(安政办〔2016〕67号),市信息中心积极行动,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网络和信息资源整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6年,已有88家单位的125个信息系统入驻云计算中心,行政事业单位入驻基本达到了全覆盖,云计算中心资源利用率已接近50%。全市已有27个信息系统接入云计算指挥中心,涵盖道路监控、数字城管、环境监测、电子政务、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安阳的云计算建设和应用,已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2016年已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60多个参观考察团前来该市观摩学习。人民网、新华网、《河南日报》等全国30余家媒体对安阳的大数据云计算建设进行了广泛报道。2016年3月,在第七届中国通信行业云计算峰会上,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荣获“优秀解决方案奖”和“优秀创新奖”;同年6月,又在英国伦敦荣获由国际权威机构INFORMA(英富曼)颁发的“公有云创新奖”。
“智慧之城”
——会“思考”给群众带来便捷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如何让数据变活,切实为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和便捷?围绕这个中心,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正在不断深化。随着“安阳政务服务云”“安阳民生服务云”“安阳工业服务云”的陆续上线运行,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云计算大数据开始建设应用以来,安阳市相继推出“平安城市”“4G公交”等一大批信息化应用,加快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的同时,也大大刺激了信息消费市场。
现在,乘坐公交车的安阳市民通过站牌显示屏对车辆间距、进站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公交公司可以科学调配车辆,缓解出行压力。这仅是“民生云”的一角,类似便民利民的事例不胜枚举。记者在安阳市方快锅炉有限公司云系统上看到,通过数据分析,该企业的产品销量、主要销售区域以及售后跟踪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工业云”系统显示屏尽收眼底。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工业云’不仅为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指南,也提升了我们的售后服务水平,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大数据带给企业的好处。”
在安阳这座“云上之城”,不仅仅有“民生云”“工业云”,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板块——“政务云”。为做好“政务云”建设,安阳市信息中心多次召开协调会和研讨会进行专题研讨。目前,具备行政审批和便民交费等功能的网上审批系统已上线运行。2017年,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安阳市信息中心已全面开始全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将实现网上行政审批市、县、乡三级全覆盖,重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在线办理,群众企业办事服务将更加便利。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包含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及数据交换平台和信用平台的建设。通过人口、法人单位等基础库和公安、社会信用等专题库的建设完善以及对数据资源的汇聚开发,安阳市大数据应用将进入全新的时代。
大数据让政务管理更科学,通过政务云平台建设,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实现了共用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大数据让民生服务更高效,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监督管理于一体,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使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大数据让工业升级更快速,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为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城市管理和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
古都安阳正走在这条路上。安阳,正变得越来越会“思考”,成为一座“智慧之城”。
大步前行
——七大数据行动计划改变生活
大数据为未来云计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目标既定,大步前行。
3月16日,王新伟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推进数据资源开放聚集和开发利用,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扩大工业云、政务云、民生云覆盖面,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今年年初,安阳市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安阳市政府投资信息项目审核办法(试行)》和《安阳市2017年度大数据云计算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全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统一管理制度,对全市2017年大数据云计算的建设制定了目标。
据安阳市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市入驻市云计算中心的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全覆盖,新增入驻项目要完成26个,云计算中心资源使用率要达到70%以上。全市重要信息系统要全部接入云计算指挥中心,新增信息系统20个,累计接入信息系统数量要达到50个以上,并实现应急指挥、交通调度、多功能会议、电子政务管理等多方面应用。
完成7项大数据行动计划,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政务大数据行动计划。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政府网上办公系统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展数据整合,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为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视频大数据行动计划。整合现有视频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视频智能监控服务系统,为公安、环保、交通、城管、农业等多领域提供服务。综合应用物联网、视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跨区域、跨领域的视频信息检索和应用,有效降低视频监控成本。
教育大数据行动计划。打造教育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教育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统一为市、县、乡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提供教育资源应用和远程教育服务,实现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
卫生大数据行动计划。完成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和婚育健康一卡通项目建设,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疗资源信息等基础数据建设,搭建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并与省医疗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对接,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为民众提供费用结算、信息查询、远程医疗等服务。
便民大数据行动计划。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手段,实现民众办事“一号一窗一网”目标,解决群众“办 证多、办事难”问题。将关系民生的水、电、气、暖、医保、工商、税务等业务实现一个平台办理,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环保大数据行动计划。打造网格化环境精准监控系统,将环境质量监控网络、重点污染源监控网络和视频智能监控系统进行融合,实现对市、县、乡、村全覆盖网格精准监控,及时发现污染来源及扩散趋势,准确监控环境事件从产生到消失的全过程。
产业大数据行动计划。完善工业云平台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全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工程,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必将为实现安阳市委提出的“一个重返、六个重大”发展战略,把安阳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强市,实现智慧安阳、数字安阳、平安安阳、富裕安阳的发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大数据引发的信息融合必将催生更多的新业态,云计算会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