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人民论坛网 更新时间:2017-09-06

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就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及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总结了几点思考: 

一、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把档案信息化纳人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档案信息化纳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我局信息化建设开创初期,即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扶贫档案管理配强专业设备、专业软件,开展档案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率先在全扶贫机关中开发了带有档案管理模块的办案信息系统。在每两年召开的局扶贫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始终把档案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回顾,认真展望,使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深人人心。

(二)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我局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局里始终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专门建设了档案管理的专用库房。整个档案库房设计引入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的密集架管理系统,库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均可由管理信息集成系统直接控制;并配备了专用空调设备,保持档案保存要求的恒温、恒湿条件。整个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为我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初呈网络化

局机关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主要分为六类: 文书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荣誉档案。目前,我局的文书档案归档软件采用神夹软件,采用BMS构架,实行文书档案的网络化目录级管理;诉讼档案归档采用我局自行开发的扶贫业务办案软件,有效地提高了归档效率。以上两个软件今后均可与密集架管理软件实现无缝连接,并通过应用软件开启或关闭密集架。声像档案的研发工作也已进入实战阶段。上述三类档案的软件实现,初步构建我局立体化、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应用体系,为深入应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四)档案信息化配套机制初步完善

1、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局档案信息化工作,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我局档案立卷归档暂行规定等文件制度,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2、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 档案归档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归档的局面,使档案信息化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档案信息化的质量直接由内勤等所有扶贫流程参与人员决定,而且环环相扣,责任更加明确,促使人人参与。

3、形成了与技术部门相互依托的衔接机制。档案室和技术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技术上、工作上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关系。档案部门具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是信息资源的汇聚地,具备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的机制和体制,是技术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所要寻找的理想的合作伙伴。而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设备、人员等技术力量都较为薄弱,必须依托技术部门的信息技术装备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两者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的态势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成功的要件之一。我局档案部门和技术部门通过多年合作,基本实现了所有档案的案卷级目录机检、部分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机检和部分档案的全文机检,积累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也积累了电子档案生成、整理、移交、归档、利用等实践经验,为我局档案管理的高效优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当前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不足

(一)软件开发势头现象还比较严重

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上级机关开发的软件往往不能满足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单靠行政手段予以推广。而下级机关为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自行开发软件,其个性有余,共性不足,缺乏标准。二是一个单位运用多套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技术上难以解决数据整合,造成操作人员重复劳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困难重重。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详细明确的规范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使软件开发工作混乱无序。二是缺乏权威机构牵头,造成软件开发重复和浪费。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来开展工作,要严格遵照权威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开发软件、建立数据库。

(二)部门重视程度存在不平衡

业务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还存在可有可无的想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部分同志还存在等和靠的想法,不肯在提供需求和测试中付出太多精力。技术部门的软件开发队伍不够稳定,人力不充分,不能及时解决系统使用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加以完善。档案管理部门因人员、经费等原因,只能忙于日常工作,难以在宏观上积极引导。

(三)复合型人才不足

目前,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信息化建设往往需要人才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中由于沟通困难消耗精力比较大,影响工作效率。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选拔和培养具备精通档案管理专业、熟悉本单位业务流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管理知识,能准确提供软件开发需求,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能熟练沟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事业心的档案管理干部。

(四)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要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档案信息要转存到档案专用服务器,实行物理隔离。要有数据异地备份。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

三、对今后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档案信息化在我国是一项新事物,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没有一个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的指标体系。国家档案局2002年发布《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档案信息化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法规、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需要资金,需要人才。我们要科学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其有一个基本正确地的认识,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在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按照上级和局信息化总体目标与阶段要求,着手调研、制定未来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使档案信息化与院信息化保持同步发展。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不是一墩而就的,必须制定详细、周全的实施方案,分批分阶段地实现。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在2000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这样有利于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前移至文件形成部门。对库藏档案的数字化要防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结果、淡化过程、对困难估计不足的倾向。国家档案局2002年发布(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后,各地都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市局条线考核、区档案局的督导中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我们要立足检察机关的实际,对于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等通用性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要在引进成熟软件的基础上,主要做好与现有办公软件的数据接口工作。对于诉讼档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要充分利用办案软件全市推广的契机,进一步做好需求调研工作,力争在市局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出基层业务档案信息化的新路。 

(三)规范流程,强化服务

档案信息化首要前提是档案管理工作自身流程的规范化。要结合市局检察实务工作手册,对现有的工作进行一次梳理。对于不适应、不符合的坚决予以整改。要引进国际、国内档案管理的先进方法,对照提高,保持我局先行先试的活力。同时要转变工作理念,从传统的“保管”上升到“服务”的理念。明确信息资源关键在于利用,否则再好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都是“摆设”。要先从服务内部做起,充分发挥局域网的快速、便捷的效能,建立内部的档案应用服务平台;也要未雨绸缪,结合《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提前考虑档案信息化的公众服务等功能的设计,真正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效应。(供稿: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老促会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