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小市”到跻身GDP“千亿俱乐部”,从食品工业“一枝独秀”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百花齐放”,漯河市锐意改革创新,全面攻坚提质,着力培育新动能,争当全省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本报记者郭海方本报通讯员崔杰斌
从“经济小市”到跻身GDP“千亿俱乐部”,从食品工业“一枝独秀”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电商物流等“百花齐放”,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到国家卫生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漯河市锐意改革创新,全面攻坚提质,在为中原更加出彩作贡献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2016年,漯河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突破千亿元大关,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3倍、1.2倍、1.5倍,主要指标增速保持或跨入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大督查表彰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经济社会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漯河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强力攻坚 产业提质
金秋时节,位于临颍县的长沙远大住工生产基地,5万平方米的高大厂房内,大型吊机轰轰作响,一件件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陆续下线。“我们生产的绿色装配式建材,节水、节能、节时、节材、节地,市场大得很!”远大天成副总经理谢克兵边走边说。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70%的工序在工厂,30%在现场,这样的场景今后在漯河会越来越多。以临颍县为例,该县已成功引进长沙远大住工、安徽鸿路钢构等17家绿色装配式建筑企业,今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以绿色装配式建筑、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食品机械等为重点,漯河市装备制造业年产值已超300亿元,成为该市继食品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漯河是食品工业名城。如何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高端发展?如何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供给质量?
“漯河经济总量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回首几年前,市委书记马正跃记忆犹新,“漯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想要保持发展势头,解决突出矛盾,赢得区域竞争,必须攻坚突破。”
深入调研论证后,2013年11月,漯河市作出抓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实施经济发展突破的决策部署。2015年1月和2016年12月,漯河市又相继出台关于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和关于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的实施意见,全力求突破,促提质,谋发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攻坚克难终有成。2016年,漯河市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成为全省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招大引强取得重大成效,共引进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66个,完成投资190亿元;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2012年的3.2倍;骨干企业群体快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29家,比2012年增加177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是2012年的2.6倍……漯河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三力齐发” 聚强动能
改革,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坚持改革推动,漯河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转型发展攻坚。出台《漯河市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总体实施方案》等改革方案,全市构筑起以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多点融合发展新格局,“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成效。
用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一次性取消、下放和调整的147项行政职权事项,将市直各部门753项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全部接入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行政审批人员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
以改革增进民生福祉。漯河市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15项全国全省改革试点和其他各项改革,不断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期盼。
坚持创新驱动。出台培育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漯河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6年达56%,比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
坚持开放带动。2012年至2016年,漯河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资金和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7倍、2.6倍和2.1倍,其中漯河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量全国第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漯河市市长蒿慧杰说,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开放三力齐发,把培育新动能作为事关漯河前途命运的大事来抓,争当全省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幸福漯河 民生为本
“一城春色半城水,两河四岸景醉人”。沙澧岸边,处处绿意盎然,流光溢彩。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体育公园,开放的沙澧景区每天有近10万人健身休闲。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漯河市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品质。五年间,漯河市累计完成城建投资840多亿元,相继荣获全省最佳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去年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以来,漯河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在今年5月份开始的生态补偿机制考核中,该市大气污染防治连续4个月获得奖补资金527万元,水污染防治连续3个月获得奖补资金170万元。
环境美,人幸福。中原文化大舞台、中原沙滩音乐节、中原骑游节、幸福漯河梨园情、幸福漯河健康舞……各类文体活动让漯河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强力脱贫攻坚,抓好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漯河市千方百计调好惠民底色,为百姓夯实幸福根基。今年上半年,漯河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5.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
阳光路上 党建引领
走进毗邻市区最繁华的交通路的源汇区马路街办事处八一路社区,10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让人叹为观止。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建如此大的社区活动场所,足见决策者的决心。
2016年起,漯河市投资1.5亿元,在全市所有城市社区建成了集党员群众活动、社区办公服务为一体的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以社区党建的整体提升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漯河市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切实抓好组织、思想、制度和人才队伍等建设,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组织作用显著增强,战斗堡垒更加坚固。
坚定不移纠“四风”、惩贪腐,漯河率先在全省启动市委巡察工作,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2013年以来,漯河市县两级巡察机构共巡察223个单位党组织,发现、移交问题和问题线索3265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890件,党纪政纪处分2861人。
为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漯河市还全力推进以“厘权”“用权”“监权”为核心的“阳光漯河”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新气象,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漯河,必将迸发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绽放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③5
全面深化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为中原更加出彩作贡献
□中共漯河市委书记 马正跃
“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漯河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漯河迈上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强力攻坚发展,夯实决胜全面小康物质基础。坚持把六项重大攻坚作为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战略之举,真抓实干、克难攻坚,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突破千亿元大关,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3倍、1.2倍、1.5倍,主要指标增速保持或跨入全省第一方阵,漯河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大督查表彰的城市。六项攻坚实现突破。15家世界500强和一批国内500强、行业百强企业投资漯河,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1/6,双汇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万洲国际是全省唯一的世界500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2012年的3.2倍,服务业增速超过二产、税收是2012年的2.6倍;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正在向全国文明城市冲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化率达到49.23%。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承担的15项全国全省改革试点富有成效,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为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商事制度等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内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漯河查验区全国进口量最大、货源国最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是前5年的2.7倍。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明显增多,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坚持发展为民,增强决胜全面小康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转移就业等扶贫措施,2013年以来减少贫困人口13.84万人。强力实施环保攻坚。在全省率先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PM10、PM2.5和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是全省唯一空气质量6项污染因子同比下降的城市,成为全省实行生态补偿机制以来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均受奖励的三个市之一。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惠民实事,财政支出74%以上用于民生,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3%,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标准大幅提高。统筹抓好各项建设。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漯河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首批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
从严管党治党,强化决胜全面小康政治保证。坚持以落实主体责任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思想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重要成果,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树好用人导向,实现了市县乡换届风清气正,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夯实基层基础,“两建强两服务”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较好发挥。持续改进作风,“四风”得到有效整治,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务实重干。坚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全面落实,“阳光漯河”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正风肃纪形成高压态势,良好的政治生态得到巩固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③6
“买根竹竿的账都能查到”
□本报记者郭海方本报通讯员黄大龙许培军
“过去村里干了啥,钱花到哪儿了不太清楚;现在,村里干的啥事不光张贴到栏里,还发到群里,传到网上,买根竹竿的账都能查到,村里还能有啥事叫咱不放心的?”9月25日,临颍县新城办事处五里头村村民张国伟一边在网上浏览该村近两个月的收支明细一边说。
张国伟说的“网”是指“阳光临颍网”。点开网页,“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子栏目赫然在目。再点“村务公开”,全县367个行政村的惠民补贴在线查询、财务信息公开、决策实施公开、惠民事项“阳光公示”等内容一应俱全。仍以五里头村为例,该村今年1~8月份的各类收款收据、记账凭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什么事情谁经手、谁签字一目了然。“村里的各种补贴像粮食补贴、优抚救助大伙儿最关注,发给谁,发多少,现在都公开透明,想走关系也走不成了!”张国伟说。
关注补贴的不止张国伟。在临颍县从事规模种植的河南家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东,也从“阳光临颍网”第一时间获得了关于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补贴的有关信息。按程序申报后,他的公司很快获得了34.125万元的奖补资金。“过去有啥补贴不知道,还得跑关系,现在各种补贴政策都公开了,也不用找这个找那个,该给的都会给你。”李晓东感慨道。
“我们引入‘互联网+’的理念,搭建‘阳光临颍’信息公开平台,将37个涉农部门16个乡镇(办)367个行政村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行流程图以及相关资料全部向社会公开,并要求按时上传各种村务财务信息,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促公平、公正。”临颍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翟建鹏说。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漯河市正以“厘权”“用权”“监权”为核心,以“阳光村务、阳光司法、阳光政务、阳光党务”为重点,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建设“阳光漯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③3
营业执照办理“零见面”
□本报记者郭海方本报通讯员行晔杨张新锐
“真是太快太方便了,万万没有想到!”说起获得全省第一张全程电子化系统登记“零见面”营业执照的事,漯河市民邢阳明仍激动不已。
今年9月1日,漯河市工商局副局长马相武将该市也是全省首个“零见面”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正副本装入特快专递,安排工作人员立即寄出。这张营业执照的主人正是邢阳明。
邢阳明在漯河市西城区开了一家养生馆,他到工商部门询问如何办理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告诉他不用来回跑了,可以在线上“零距离”办理。回到家后,他通过互联网登录漯河市个体工商户网上登记注册系统,按照提示填写、上传了相关信息资料,不到半个小时,就成功登记注册。
在全省率先启动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启动“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率先实施“三十五证合一”……今年以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一系列举措见证着漯河市简政放权、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漯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新保介绍,最近,该市一次性取消、下放和调整147项行政职权事项,清理规范8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为更好地为市场主体和市民服务,市直各部门753项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9月5日前已全部接入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9月底前市政府部门政务服务系统、县区政务服务系统全部与市电子政务平台和省平台联网运行。
根据规划,10月底前,漯河市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行政审批人员将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