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互联网+”铸造中国“新经济”
“共享租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屋短期出租……”自2016年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共享经济”战略以来,很多新鲜事物迅速渗透到大众生活中,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场景引起国际媒体的持续关注,书写出很多生动的“中国故事”。
“尽管中国不是共享经济的发源地,但却正在引领世界共享经济新潮流”,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经济与移动支付、互联网、大数据等密不可分,而它们一起构成的数字经济堪称中国的“新经济”,基于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它发展迅速,且体量庞大,令外人震惊在所难免。
图:“互联网+”相关热词分布(时间:2015年7月—2017年6月;数据来源:今日头条)
2、移动支付走出国门
近五年来,智能手机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带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手机成为更便捷的交易终端。2013年以前,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增速主要由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引领。2013年余额宝出现后,金融成为新的增长点。2016年,以春节微信红包为契机,转账成为交易规模的增长动力。未来随着用户线下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线下消费将成为新的交易规模增速支撑点。
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近80万亿元,移动支付占总交易规模的74.7%。FT中文网报道更是指出在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是美国的近50倍”。此外,基于国内成熟的模式,我国移动支付走出国门,开启了全球化扩展的步伐。对于境外消费可使用国内第三方的支付方式,中国网民纷纷点赞。
3、“互联网+政务”提升政府效率
近年来,“互联网+政务”仿佛在润物细无声般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国家行政学院发布的《2016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在线政务水平处于全球中上位置,在线服务指数上升到第二十九位。可以说,政府网上回应的及时度、准确性和舒适度,正是在线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
人民日报在7月的报道中还列举了若干生动的例子:四川邛崃一位市民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公证手续,工作人员用官方微信专门为他组建了“N+1”临时群,涉及事项办理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群,随时解答办事人的困惑,结果公证手续提前4个工作日办成。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杭州,江干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江干小智”网上智能问答平台,从原来的部门解答升级为统一问答库,公众不仅问得方便,答案准确率也不断提高。
不过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7)》也指出,我国网上政务服务的交互性水平还有待提高。截至2016年底,各地区行政许可事项中仅有56.74%的事项在交互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在线办理,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等,而大多数服务事项还停留在信息公开、表格下载等单向传播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