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推出评选学部委员等举措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于1955年设立学部委员制度

 ●至今健在的学部委员只有季羡林等三人

 ●重建学部旨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

  1月18日,新闻界把眼光投向我国社会科学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设立学部

  这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社科院大楼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副院长冷溶、李慎明、江蓝生、陈佳贵、朱佳木等正和三百多名老中青专家学者共同构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新思路。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祝贺。

  会上,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宣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章程(草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学部实施方案》已经社科院党组批准,在工作领导小组和学部委员评选委员会的努力下,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的民主推荐程序已经完成,准备在春节后召开学部成立大会。”

  冷溶说,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是中国社科院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极大地增强社科院重大问题综合研究的能力。根据设想,中国社科院将组建人文学部、经济学部、法学社会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此前有些媒体对学部作了一些猜测性报道,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宣布这还是第一次。

  18日晚,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研究员。李京文从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开始,连续几年提案建议恢复学部委员会制度。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的消息传来,李京文十分兴奋。他对记者说,重建学部意义十分重大,它将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他希望评选工作一定要按学术水平来进行,把真正有学问、对社会有贡献的大学者推选为委员。

  著名学者徐崇温研究员也接受了采访。他认为,组建学部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科院科研组织与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此为契机,社科院的研究力量与学术资源将进一步整合,形成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的组织协调机制。

  据了解,组建学部是中国社科院“十一五”期间推出的“三大举措”之一。其他两项举措是:推进岗位聘用制,实行研究员分级和科研津贴等级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郭沫若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并领衔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实行的是院士制度。此次,中国社科院评选的是学部委员,委员将从学术大家中遴选。

  与此同时,为能在“十一五”期间集中精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国社科院还推出了“六大工程”。专家学者对此也甚为欢迎。

“三大举措”

  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遴选学部委员;组建人文学部、经济学部、法学社会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部)。在院务会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学部开展学术咨询和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等作用,以增强重大综合性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

  推进岗位聘用制:

  在总结聘用制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员聘用制试行办法》。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岗位,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专业技术人员新的管理制度。

  实行研究员分级和科研津贴等级制度:

  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措施。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分级方案》,采取身份与岗位相结合的原则,将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专业人员分为一至四级研究员(教授),并结合研究员分级和工资制度改革,对科研津贴进行调整。

“六大工程”

  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

  该工程旨在把社科院建成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世界。

  重大课题研究和理论创新工程:

  该工程旨在形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大研究中心”,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理论与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该工程旨在为保持和巩固学科整体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农村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优势建设,进一步强化这些学科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同时,推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扶持若干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绝学”,如对梵文、西夏文等“濒危”学科进行抢救性建设。新建急需学科,如“能源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

  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该工程旨在为造就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培养50名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15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科研骨干。未来五年将引进各类人才150名;每年将吸引30名学科带头人转向“绝学”研究;每年选派年龄在45岁以下的科研骨干100名到国外学习、培训和进修;培养科学学位博士1200名、科学学位硕士900名、专业学位硕士500名和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留学生500名,以扩大科研人才选拔基础。

  网络信息化建设工程:

  该工程是为提高科研数字化水平。建成院、所两级科研成果库、学术期刊库和个人信息资料库。各研究所进一步充实已建和在建数据库,实现跨库、跨异构平台、集成访问以及数据库群的全文检索;启动拟建数据库建设,在已建280个数据库的基础上,新建160个文献型数据库。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构建图书综合利用平台,实现统一的图书检索和借阅;完成8万种、120万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建成全国社科院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全国社科书目数据中心,实现与国内主要文献传递机构建立文献传递关系。

  国际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工程:

  该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提高社科院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研究基地,跟踪国外学术研究动态,开展实地调研。加强与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共同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同时,继续举办高层次、高质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打造我国的学术论坛品牌。设立对海外知名学者研究工作的专项基金;聘请海外学者参与研究课题;资助出版优秀科研成果的外文版。

   链接

  ◆中国社科院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97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自1955年起设立学部委员制度,首批233名学部委员中,由郭沫若、陈寅恪、吕叔湘等学术大家领衔的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占总数的26%。加上1957年增选的3名学部委员,共有64名社科界大师获此殊荣。至今健在的只有骆耕漠、季羡林和于光远。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共有61人,他们是:丁声树、千家驹、于光远、尹达、王力、王亚南、王学文、向达、艾思奇、何其芳、吴玉章、吴晗、吕叔湘、吕振羽、李亚农、李达、李俨、杜国庠、沈志远、狄超白、周扬、季羡林、金岳霖、侯外庐、胡乔木、胡绳、范文澜、茅盾、夏鼐、马寅初、马叙伦、张如心、张稼夫、许涤新、郭大力、郭沫若、陈伯达、陈垣、陈寅恪、陈望道、陈翰笙、陶孟和、汤用彤、冯友兰、冯至、冯定、黄松龄、杨树达、杨献珍、刘大年、潘梓年、翦伯赞、邓拓、郑振铎、黎锦熙、钱俊瑞、骆耕漠、包尔汉、薛暮桥、魏建功、罗常培。

  ◆骆耕漠:经济学家。浙江临江人,生于浙江于潜。原名李政。1927年参加北伐革命。1936年到上海中国经济情报社当专职编辑,开始经济学研究。后历任浙江省委文委书记,新四军财经部副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区财委副主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后任中国科学院顾问和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生于1911年。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于光远:1915年7月生,上海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