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网络时代的国家信息疆域安全
来源:中国军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全球网络化的发展,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交流、信息服务需要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国家空间的结构,出现了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信息疆域”。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互联网络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必须看到,我国的信息疆域的拓展和防护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网络信息的传播能力和影响范围直接关乎着国家信息疆域的稳定。当今互联网上,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就有10个在美国;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近3000个,近70%设在美国;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94个在美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是通过网络向世界全方位、全天候地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强加于人。处于信息传播弱势的国家,如果在蜂拥而至的“信息殖民”中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意识形态发生了动摇嬗变,精神支柱锈蚀乃至坍塌,那么,他们的民族文化将在网络社会里逐渐消亡,从而在根本上损害国家独立和主权安全的思想基础,就会不打自倒。


    计算机技术是夺得网络信息主导权的物质基础,也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保证。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自主技术支撑,计算机安全存在明显漏洞。仅举一例,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占有份额已达到90%以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预先都留有遥控窃密窗,它会根据一串与用户名和地址相关的、全球惟一的识别码,通过注册程序,在用户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自动地把信息传送到网站上去,使其成为控制对方信息传递的载体。


    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积极谋划,筑牢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信息疆域“防火墙”。
    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我国应努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权,强化国家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还要尽量增强我国在互联网上的声音,扩大中文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占有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向世界推介中国,增强汉语的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


    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关键信息技术的研发。信息社会是一个胜者全得的社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丧失生存的基础。国家应集中人力、财力和精力,从芯片研究开始,突破诸如密码与分析破译、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与网络安全、干扰与抗干扰等关键性的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加快自主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民族信息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对重要的信息网络的安全维护,必须由我国自行解决,网络的总体设计、重要设备的研发应尽可能自己完成,以确保安全。


    强化信息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互联网络的“无国界性”,使传播者几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将所要传递的信息有效地传送到世界各国,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国家或个人的精神都是“易受攻击之窗”,精神防线首当其冲并成为被打击的重点。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增强信息国防意识,树立保卫国家信息疆域和信息边界的观念,自觉地筑起无形的精神防线,抵御具有危害性的信息侵蚀,维护国家的信息主权。


    科技含量越高,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要抢占互联网上的信息主导权,维护国家信息疆域的安全,还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顶尖的既懂技术又具有现代传播理念的网络信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