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7-10-26

 

滴滴打车、网上购物、机械代替人工……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一场场新技术革命的风暴呼啸而来,颠覆性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认知、生活形态和发展方式。当传统行业因互联网而重生时,农业生产发展也迎着信息化一步步改革创新。作为农业大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变革势必将为中国农业带来质的飞跃。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当地的农户已经能够通过手机及村部的智能终端设备学习种植、养殖的技术、一对一免费预约农牧业专家进行病虫害、畜牧病情远程诊断。不同于其他市县传统的耕种养殖方式,开鲁县已经巧妙地利用农业信息化,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这是怎么办到的呢?

国家政策与信息化的结合促进农业改革

农业部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通辽市绿云信息有限公司与开鲁县达成服务合作,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之路,于2014年11月正式启动开鲁县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集成农牧业信息服务中心、村级信息服务站、各智能服务终端。通过不断推动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改进,逐步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向全国地方农业覆盖的主要设想。

信息化平台的惠农模式

为了让平台更好地发挥惠农作用,平台同时推出电脑端及手机端信息服务,让农户通过智能手机便能轻松使用平台。同时提供多点村级信息服务站作为多功能村级信息枢纽,从基层为农牧民提供现代化信息和服务。村级信息服务站能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等各环节中的技术支持、专家指导、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各个服务站的联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资源利用最大化。此外,平台建设联合农户共同进一步打造开鲁县农产品品牌。其中,平台二期项目应用气候采集仪、监控设备等硬件设施分别建设 6000 亩国家级红干椒高标准化生产溯源基地和 150亩香瓜高标准生产示范溯源基地,参与农户近 300 户、人均增收 3000 元以上,打造了“醉鲁香”、”开鲁红干椒”等特色农产品,为地方农业提高了收益,打响了名号,并且联合地方超市、农产品卖场等对溯源农畜产品进行收购,保障了当地农户的稳定收入。

对比2013年开鲁县红干椒的产量,同比产量上升了20%,带动农户的经济收入上升,同时解决了开鲁县的就业难题,让农户劳有所得。

该项目开展至今,得到多方政府领导和农业从事者的大力赞许与支持。目前,该平台的科技信息服务已覆盖开鲁县112个行政村,覆盖全县50%的行政村。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 APP 用户两万人以上,占开鲁县人口的总数的6%。这个数据对于互联网信息化尚未完全普及的县区来讲是突破性的,平台运行仅2年的时间便推动了当地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为政府提供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与决策

而对于政府、乡镇企业和合作社,该服务平台也通过积极落实国家物联网战略,实现农畜产品生产“从田地栏圈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产品信息,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督的职能。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产生的各种大数据,更加为政府及农业部门管理提供了农业大数据支撑,辅助其农业规划、种植结构调整等管理决策,建立高效便捷的流通体系,实现更加完备的体系构建。

信息化对农业未来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最为迅猛的,巧用信息化技术造就智慧农业生态圈,使地方经济、农户收入都得以提升发展,让习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也能得到信息化发展的红利。未来,开鲁县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必将不断改进完善,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模式势必推广至全国,让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优势惠及全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