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数据助力“智慧统计”
来源:甘肃日报 更新时间:2018-0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数据资源迅猛增长,已成为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同样重要的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甘肃自主研发建成宏观经济分析平台和社情民意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入做好大数据技术在统计领域的应用,积极挖掘“数据宝藏”。

12月16日,由甘肃省统计局举办的“大数据技术在统计系统的创新应用”专题研讨会上,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专家学者齐聚兰州,共话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创新应用。而我省在统计系统的大数据布局,赢得各方盛赞。

“为甘肃统计工作的创新点赞!”

“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也是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原工信部软件司司长、中科院计算所博士陈伟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思维以及从大数据发展趋势看甘肃省统计系统大数据创新应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执政兴国的基础和前提,大数据则为此提供了最佳的信息渠道和互动平台。

2016年以来,甘肃省统计局先行开拓实践,以大数据统计平台建设为统一改革突破口,助推甘肃省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推进现代统计体系建设进程,发挥统计拥有大数据的优势,自主研发建成“甘肃宏观经济分析平台”及“甘肃省社情民意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而这一探索,使得甘肃省统计局所统计数据能够成为有多方数据来源支持,多种算法佐证,互相能够印证的数据结果,且该数据结果能够由最终数据端,同步形成对经济决策判断有效结果,且能够实时展现到决策端,为决策者提供实时决策依据,成为甘肃及经济发展辐射区域内经济发展预测权威、全面数据的提供者,社会管理和运行行政记录信息标准规范的制定者和各项数据结果的权威发布者。

“甘肃能够前瞻性地采用流数据与库内人工智能等国际标准的核心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统计系统的大数据布局,要为你们点赞!”陈伟如是说。

用大数据感知民情脉动

7个月,产生209份日报、29份周报、7份月报和4份专项报告,这是我省社情民意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自去年5月19日运行以来,由机器人完成的工作。平台运用了柏睿数据流数据库与库内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机器深度学习,能够将甘肃省内的社会发展、民情反馈、民意动向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动态收集,探索性地对重点事件、突发事件进行跟踪和预警。

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统计分析联合实验室主任、柏睿数据董事长刘睿民表示,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具有数字化特征。现代人从早到晚,大部分人是以浏览手机开始、以阅读手机结束的,庞大的网民数量和超长的上网时长成为制造各类大数据的强大来源,人们的思维、情绪、心理在上网过程中被数据量化并在网络上传播出来。

这些声音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明星大V到草根达人,从知识渊博的教授到刚入学的小学生……互联网海量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民众的心态,透露的是社情民意。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分析处理这些庞大而混杂的数据和信息,就可以及时掌握社会心态的现状、动态与变化趋势,为政府及时发现社会问题、掌握社会态势提供直接、真实的依据。

“甘肃省社情民意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凭借强大的数据收集与实时分析能力为统计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地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政府工作更贴近民生民意提供有力的民情民意数据支持。

用大数据辅助政府决策

长久以来,统计工作长期存在着数据来源单一、重复调查、数据间相互验证性薄弱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数据质量,也弱化了为经济决策预测预判提供依据的功能。

与此同时,政府的治理工作却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业、文化、经济、教育等领域要实现协调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考虑不同职能部门业务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管理。

要进行精准管理,必然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大数据处理可以把原来垂直的部门信息化数据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全局视角,辅助管理者决策。

“‘甘肃宏观经济分析平台’恰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在看了大数据统计平台具体功能演示后表示,平台打通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壁垒,利用数据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及其他数据佐证支持,使得统计局能够真正运用数据实时挖掘技术形成有效数据结果,为经济决策者提供精准、客观、高质量的风险控制、科学管理和政策调控依据,“这样去找到一个系统集成分析的新典范,也为下一步在甘肃全域进一步做好大数据整合、共享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他说。

甘肃省统计副局长蒋致平表示,下一步,甘肃省统计局将进一步推动统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统计系统内部业务优化整合、行业数据管理网络有效融通、统计数据资源全面开放共享、充分满足社会各界数据需求,使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沈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