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推动构建网上政府的智慧地图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8-02-09

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副主任金加和讲了第一课《以“互联网+” 推动构建网上政府的智慧地图》,以网上政府的角度诠释地图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一个载体、便民服务的一个入口、政务信息汇聚、共享和交换的一条路径的重要意义和实现三步曲——整合、共享、开放,反响非常好!特经本人授权,全文转载。

 以“互联网+”推动构建网上政府的智慧地图

 在互联网领域,地图服务是整个商业O2O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入口,也是构建互联网应用生态的一个关键节点。像淘宝、携程、大众点评、新浪、360、赶集等行业网站,正基于高德地图API,即将形成跨界的LBS生态圈。

同样,浙江政务服务网作为一个推进智慧政务和智慧民生双轮驱动的网上政府,我想更应该有一张自己的智慧地图,通过位置服务与地图导航,将线上应用与线下服务连接起来,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新的服务入口,丰富服务层次、延伸服务触觉,真正构建一个政务服务的应用生态。

基于“整合、共享、开放”三步曲,本文重点围绕全省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试点工作,如何以“互联网+”推动构建一张网上政府的智慧地图,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整合

(一)为什么要整合?

目前,浙江政务服务网已有了以“天地图·浙江”为基础设计开发的地图服务,但是,为什么还要开展全省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试点工作,并对政务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整合,构建全省标准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库,确保地理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浙江政务服务网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整合,推进互联网+政务地理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地图的服务入口,汇聚流量、提升影响力,实现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与开放。

自去年浙江政务服务网推出地图服务以来,社会反响与应用效果都不错,现在已成为浙江政务服务网的一个应用亮点。但在地图服务中,还存在不少的地址名称不规范、信息不完整、更新不及时,以及地址信息不唯一、地址定位有缺失等等问题。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小,可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购买学区房,一心想“就近入学”,结果一字之差,却让你买了房却入不了学;再比如,你想去派出所办个事,通过手机地图导航,跑过去一看,派出所不久前已搬迁了,那是因为地址信息没及时更新,无奈只好从“线上”转移到“地上”,只能再问路。

以上这些问题,亟待整合和改进,作为政府部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快让社会公众准确、及时地获取政务地理信息,做到省心省时。

(二)整合哪些资源?

与强大的商业地图相比,一张网上政府的智慧地图,应该突出政府自己的特色,发挥政务资源集中的优势,体现政务信息的权威性,提供一种差异化、非一次“消费”并有再生价值的政务服务。

那么,我们应该整合哪些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呢?其实,一份“全省地理信息资源报送数据内容表”就已圈定了整合范围和报送内容,涉及教育、婚育收养、社会保障、就医保健、缴费税纳、交通旅游、环境保护等地理信息资源。同时,明确了报送内容表的大类、小类、类别和“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地图定位”等报送字段,分类梳理一清二楚、一目了然。这份报送内容表,就是一份整合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清单,可让各地、各部门对照“清单”,做到报送工作“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次全省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试点应用培训,只是信息资源整合的一个开端。

(三)如何实现整合?

有了整合方法和思路后,工作要落实到位,那就要有一个承载资源的技术平台,通过信息资源报送,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基础库,将全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工作中产生的地理空间数据,按统一标准进行采集、整合、核验和发布,并进行交换、共享和集中提供公共服务。我认为,做好资源整合工作,需要制订四个统一:

(1)统一标准:《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标准》;

( 2)统一平台: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整合、交换和共享平台;

(3)统一入口:打造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个新的服务入口,让老百姓通过地图搜索、数据关联和位置导航,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服务。

(4)统一输出: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数据开放”网站,以及各地、各部门政府网站,以统一输出方式,向社会开放政务地理信息资源。

基于“四统一”,最终形成全省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大整合和流量大汇聚。

二、共享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与整合只是一种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与应用,才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没有共享与应用,任何资源整合,其实都只是一句空话。

(一)怎样共享?

通过开展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试点工作,试点先行、全面推广,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共享和发布机制,按地域、部门与主题分类,与现有省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目录进行无缝对接和深度整合,对政务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梳理、编目与注册,并设计、开发和发布统一的智慧地图API,为全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统一的数据调用和共享服务。

(二)与谁共享?

与谁共享,也就是与哪些跨地区、跨部门的应用进行资源共享,我认为,浙江政务服务网与全省各级政府网站所有的地图导航,以及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中所涉及的位置服务,都可以调用智慧地图API,实现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价值最大化。

目前,浙江政务服务网梳理整合的全省移动端应用已有500多项,基于位置服务的网上办证明、随手拍、快处快撤等一些便民应用,亟需地图服务的技术支撑,因此,智慧地图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虽然,目前已有高德、百度等商业应用地图,但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云构建的“智慧地图”,其平台的稳定性和弹性计算能力,应不输商业地图;与商业地图相比,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更准确、更及时,也更有价值。

三、开放

开放是一种态度,也一种姿态,对一个身段越来起低、越来越接地气的服务型政府来说,更是如此。

(一)什么是开放?

什么是开放?政务地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政府数据,除了政府内部共享与应用外,我认为,应该向全社会开放,只有这样的开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也就是涂子沛先生所说的 “内开放”,这是一种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表现。

政府开放数据,即指可以由任何人自由、免费地访问、获取、使用和分享政府数据。一个政府,在开放数据过程中,不仅可提高政府自身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可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行政效率。同时,这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怎样开放?

哪么,怎样开放呢?一是要基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目录,通过智慧地图API,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数据开放”上,对外统一提供数据查询服务。比如,全省有多少幼儿园、有多少中小学,以及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和地位定位等,为社会化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服务;二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PC端与移动端,以统一服务入口方式,向社会提供一种更准确、更及时的地理位置共享与开放服务。比如,你在某一地点办完事,还想去附近再办点事,你只要点一点浙江政务服务网“地图服务”,基于你的地理位置,智能地推送相关服务到你的桌面或手机,你很快就可以找到下一步办事地点。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经验,制订并完善相关标准,加快推进全省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放。

一是做强平台。继续做好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系统的技术运维、技术培训和沟通协调工作,完善并优化系统功能,整合对接相关应用系统,实现政务地理信息资源一次填报、多次复用。

二是建立保障。建立健全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与数据更新的工作保障机制,做好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填报、审核和更新工作,确保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切实做到“谁生产、谁提供、谁更新”。

三是加强考核。将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报送数量、维护更新和共享应用等情况,统一纳入整个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拓展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浙江政务服务网是一个虚拟的网上政府,这个“政府”到底有多少智慧,除了支撑其运作的智慧网络外,最关键的还是应用,而智慧地图就是其中一个“看得见、用得上、有保证”的应用服务。

(根据培训会发言材料整理,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