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有尺度 这份刚刚印发的文件体现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8-02-28

 

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张潼)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网民对这个文件一定不陌生。一个多月前的1月23日,这份《意见》在中央深改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被审议通过。

作为专门部署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文件,这份文件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意见》出台 解决现实问题

此次《意见》的出台,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工作部署,也是源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及相关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各界参与热情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贪污挪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诈捐骗捐等事件时有发生。

据相关数据,仅2017年,公安机关就侦破了“人人公益”“鸟巢善心大会”“善心汇”等多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元,受骗群众数以百万计。

发挥好信息公开的积极功能,有利于推动解决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社会公益事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公益事业捐赠法》《慈善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文件,较好地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信息公开,但存在相关规定碎片化、不协调、不衔接等问题。

此次《意见》的出台正是在全面系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统筹作出了总体性安排。

两大亮点 体现政府信息公开新特点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之前的政务公开文件,此次的《意见》主要有两方面的亮点。

一方面,此次《意见》立足于信息公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基点,明确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使社会公益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公正、更好体现社会公益事业公益属性、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作为文件出台目的,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功能,避免信息公开工作的简单化、表面化。

例如,《意见》在“突出公开重点”部分指出,要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灾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意见》对这些领域信息公开的要求,紧扣老百姓密切关注的食品安全、择校入学等关键信息,既有助于老百姓解决切身问题,又有助于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一些不公现象。

另一方面,《意见》在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上更有温度、有尺度。

例如,《意见》提出:考虑到困难群众个人信息有的需要保护,强调向特定区域、特定群体公开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成效等信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既确保公开实效、维护底线公平,又保护好相关人员个人隐私,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

在扶贫过程中,曾有不少贫困群众因信息公开而受到“二次伤害”。如今,将过去“一刀切”式的信息公开方式,转变为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公开方式,进而避免对相关人员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体现了《意见》的“温度”。

另外,政府信息公开是否越多越好?海量的公开信息是否会影响老百姓对有效信息的检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体现在此次的《意见》中。

《意见》指出,针对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服务基层和特定群体的特点,灵活运用政务新媒体、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公告栏、宣传手册、政务服务平台等多种载体和方式,定向发布,精准推送,提升信息覆盖面、到达率,确保人民群众看得到、看得懂。 

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公开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达到实际效果,让有效信息触及最有需要的人,让老百姓看得到、看得懂,真正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预见,有温度、有尺度将成为未来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