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信息化3.0版主体框架已确立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8-03-29

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超过68.7万件,观看量突破50.3亿人次;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90多万人次,其中220多万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目前,中国86%法院建立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诉讼服务大厅……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上亮出的中国法院“成绩单”。他说,目前中国法院信息化3.0版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智慧法院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介绍,在全面深化司法公开方面,中国法院开通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在满足当事人知情权的同时,自觉接受监督,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截至目前,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超过68.7万件,观看量突破50.3亿人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超过4318万份,访问量突破138亿人次,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资源库。

在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方面,中国法院大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中国法院信息化3.0版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智慧法院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为信息时代的世界法治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现中国全部法院“一张网”办公办案。全国3525个法院和10759个人民法庭全部接入法院专网,办公办案全程留痕,全程接受监督。

——深度运用人工智能推动法院改革创新。创建“法信”“智审”“数字图书馆”“类案智能推送”等办案辅助平台。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执行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中国法院实现了执行手段的根本性变革,建成覆盖全部法院的网络查控系统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系统。

——运用信息化平台服务社会公众诉讼。目前,中国86%的法院建立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记者 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