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互联网+政务服务”利企便民
来源:工人日报 更新时间:2018-05-11

 “这么快就重新办理了身份证,真方便!”在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的身份证自助办理设备前,前来办理身份证丢失补领的居民刘先生按照设备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很快就拿到了新的身份证。记者了解到,身份证自助办理机,可以为全区各盟市群众办理身份证到期换证、丢失补领、损坏换领等业务,极大方便了群众。

在该中心的房地产服务大厅里,市民小高正在办理房屋产权手续。从收件、审批、收费到发证,全部实行“一条龙”微机化办公,实现了一个窗口收件、一套资料内部传递、一个窗口收费发证。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并完善“政务服务与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一窗受理”,努力推动“一网通办”。

这只是呼和浩特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该市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升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就是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办理违章缴费跟打仗似的,不仅要排长队,还得准备好驾驶证、行车本、罚单等一系列的材料,没有半天时间是很难办成的。”出租车司机赵师傅正在用首府交管12123APP网上缴费平台缴纳违章罚款。

“这个服务太方便了,我们的哥的姐平时跑车时间很紧,有了这个APP,一切都在手机上解决了。”赵师傅说。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队指挥调度室了解到,只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即可使用平台处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一是呼和浩特市用户可在网上处理已绑定机动车在本地区范围内的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二是群众可在网上依据道路交通法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办理。支队进行了大力宣传,引导市民通过网上处理业务,以减轻窗口压力,并方便群众办事,打破交通违法处理的时空限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在激发无限可能,对于百姓而言,是一项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好。

2017年6月,内蒙古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9个试点示范省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电子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晨光告诉记者,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工作思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6个盟市和工商、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5个厅局开展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及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逐步向全区推广。

打开“内蒙古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站,“个人办事”“法人办事”“依法行政”“公共服务”“阳光政务”“中介服务”等几大功能全面涵盖社会公共服务的各领域。据介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后,自治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底,“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联动运行。2020年底前,政务服务实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区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自治区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目前,全区12个盟市均设立了本级的政务服务和运营机构,建立了实体大厅,开通了门户网站、移动APP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实现了服务事项在线咨询查询,基本完成了部门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审批科室向政府大厅、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的“三个集中”,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审批授权窗口、电子监察“三个到位”的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高润喜说,政府还将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谋篇布局,实现一体化运行,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强化网络资源整合,打造自治区政务大数据中心,最大限度利企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