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完成后,军区部队共有军械、装甲、通信、防化、火炮、工程机械等11种10余万台(件)装备编余。为管好这些编余装备,装备部领导牢固树立“编余装备与在编装备同等重要,必须一样管理”的思想,自觉将其纳入在编装备“三化”管理范畴。在全面进行普查的基础上,该部重点掌握编余装备的数量、种类和技术状况,并依据装备年限、主件磨损程度和零部件缺损情况,将其分成技术状况良好、一般、拟修复和待申请报废几大类,分门别类进行整治管理。对性能良好和一般的编余装备,采取了制定整治标准、树立先行样板、严格验收把关等方法,进行擦拭保养、部件维修和配件补缺,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对难以修复待申请报废的装备,不做大的投入,只维护现有技术状况。
为确保编余装备能够安全封存,该装备部投资新建和整修了近千间装备封存库房,并按照“分片集中管理和分类集中存放”的原则,将技术状况良好和一般的装备入库封存保管,对难以修复待申请报废的装备进行露天存放管理。
为准确掌握编余装备的各项技术指标,该装备部还建立了编余装备技术检查监控机制,研制开发了编余装备技术管理软件,添置了不解体检测仪、红外监测器等智能检测设备,健全了编余装备技术档案。同时,他们坚持每季度对封存装备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一次智能检测。对不合格的部件,通过定人员、定时限、定任务积极进行维修保养,使编余武器装备始终做到了不失管、不失保和不失修。
与此同时,该装备部还运用奖惩杠杆强化编余装备的管理,先后制定了《编余武器装备管理奖惩评比细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官兵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明显高涨,部队编余装备做到了件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项项能落实。
编辑絮语
管好编余装备
■柳刚
我军刚刚完成体制编制调整,裁减员额20万。人员走了,许多武器编余。管好、用好这些编余装备,是各级装备部门应该着力关注的一件事。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这支军队“人多钢少”。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几人合用一支枪”到现在武器装备的编余,这无疑是一个喜人的变化。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编余装备看作“鸡肋”。因为这些封存于仓库、短时间内看似无用的编余装备将来在装备信息化改造、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用途。一些老装备经过信息化“嵌入”,甚至可能焕发“第二春”,重返一线。这一点,在外军装备建设过程中已得到充分证明。我们这支仍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军队,更应该珍惜现有编余装备的潜力发挥。
北京军区把工作做在前头,做细做实,确保编余武器装备不失管、不失保、不失修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