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从集中到整合,一颗印章管审批
本报记者 靳 博
盖章的部门“九龙治水”、办事的群众跑断腿,行政审批中的这一顽疾曾经广受诟病。
改什么、怎么改?2014年5月20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挂牌,秉承“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用1枚公章取代过去18个部门的109枚公章。新区政府18个部门的216项行政审批职能全部划入行政审批局,废止了各部门的109枚审批印章。原来需要跑多个部门重复报批的事项,变成一个主体审批、一个窗口办理,减少了重复的审核环节和申报材料,实现审批服务由“物理集中”向“化学整合”的转变。关联事项紧密连接、协同办理,实现了全链条、闭合式、整体性“车间式流水线”审批,大幅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平均办结时间仅为改革前的1/4。
天津市行政审批办主任赵宏伟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成功经验在天津市复制,天津市16个区和滨海新区的各功能区全部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颗印章审批。
“为实现公司在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今年我们启动了交通产业化基地二期建设项目,1月24日就取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明文件。”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难掩心中喜悦,“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以来,项目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原来由多部门分头审批的几十项许可事项转由行政审批局一口进件、一口发证,避免了我们多部门跑路,多处室协调,往返修改申请材料的情况,审批局成立后全部审批事项基本能够实现企业跑一次即可办结。”为了方便项目审批,审批部门还推出了容缺后补、预约审批、项目上门服务等便利化举措,为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助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赵宏伟说,“天津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的正是行政审批环节存在的‘大厅部门来回跑、线上线下反复跑’等问题。”天津强化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建设,创新实施行政审批标准化操作规程,形成“单一窗口、全项受理、专业审查、团队支撑、严格把控、终身负责”的审批运行模式。
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许春梅介绍,经过4年的常态运转,审批操作越来越标准,审批流程也更加科学,审批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辅以审管联动“四项制度”:审管互动信息交流制度、重点方面专项会商制度、审查员制度、观察员制度,让审批与监管紧密衔接,杜绝“两张皮”现象的出现。
为了不断放大“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改革效应,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滨海新区及下设功能区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
作为滨海新区的功能区,天津开发区成功研发了行政审批服务自助终端,不但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开展审批服务,同时多项客户交互和便民服务功能的融合,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以前只知道银行有ATM机,没想到在这行政审批也能自助办。”作为酒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焕强通过设在园区内的自助审批终端完成了户外广告设施许可的办理,省去了往返开发区主区的跑腿时间。现在,申办人可像网上购物一样,自主完成行政审批的网上申报,追踪掌握审批进程,让审批变得更加简单、透明和准确,去年全年行政服务中心线下叫号量同比下降14.9%,线上语音、文字、视频等交互增加82.6%,证照快递等配套服务增加300%。
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信息化负责人王硕介绍道:“我们依托淘宝式的信息化平台,将网办覆盖到网站、微信、微博、电话、自助终端以及网络直播等多个渠道,通过音、视频交互和远程桌面控制等功能,增强审批服务的协同操作与互动效果。现在可实现区内123项业务的网上申报,覆盖企业登记注册和投资项目等审批事项,网办覆盖率达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