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费文彬 本报通讯员 柳 苏 丽 梅 宝 玲 彦 鸿 汉 柳
2018年3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务指挥中心举办了联防联动应急演练活动。记者看到,法官按下报警按钮后,只需30秒,法警就能赶到现场处置突发情况。
快速反应的背后,是司法警务指挥中心的“最强大脑”在发挥作用。2017年以来,柳州中院扛起打造智慧警务的改革“大旗”,引领鱼峰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等四个基层试点法院,将司法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视化管理云平台、智能访客系统、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等多项智能科技纳入司法警务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应用,为司法警务工作提档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警务管理集约化
“覃金同志将于6个月后晋升一级警衔,请提前做好训练、考试和警衔申报材料等相关准备工作。”2018年2月6日,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覃金和法警支队领导、内勤等相关人员的内网邮箱、手机都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自动计算统计、自动通知到位,自动化让警务服务管理更为主动,没有了以往人工方式的费时费力,也避免了忙中出错的可能性,真是多亏了司法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这个好帮手……”柳州中院法警支队副政委甘莉莉连连称赞。
柳州中院自主研发的司法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于2017年10月正式启用,实现了网络化警务办公。警务工作、安保工作、警政工作、警训工作、装备管理、警务督察等6大管理模块、21个子功能项、55类工作内容被整合至该平台,又自成版块,各个工作事项一目了然。
柳州中院法警支队政委陈子侠向记者介绍,由于各类工作版块分类规范,方便了不同警务资料信息的完整录入、登记、流转,从而积累起海量数据资源,像是构建起一个“网络数据资源池”,有效提升了全市法院司法警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质效。
柳州中院通过研发司法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改变以往人工操作弊端,让繁琐、复杂的警务工作日趋高效的同时,柳城县人民法院响应中院号召,依托手机网络科技实时性、随身性、交互性三大特点,成功跨越了司法警务工作移动性、突发性、紧迫性强的“围栏”。
“乔勇,请速到柳城县太平镇被执行人覃某家中配合开展执行工作。”2018年1月23日,柳城法院法警乔勇在完成押解任务、返回法院的途中,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提醒。乔勇随即打开了手机移动办公平台,清楚地看到此次紧急任务的具体内容、申请部门和联系人、联系方式、警力数量、地址和时间、批准人等事项。
柳城法院在手机移动办公平台上建立了法警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把“电脑上”的调警、车辆及出差审批等多个信息化模块移动至“掌上”,避免了以往警务“审批办文往返跑”的不便。同时,该平台可对法警进行定位跟踪管理,实时了解人员情况、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下一步,柳州法院还将积极创新应用司法警务移动办公APP,全面集成警务办公、执法录像、单兵联动、协调指挥等信息化管理模块,进一步优化法警队伍应急能力。
押解庭审可视化
“看不到画面,也听不到声音,如果押解过程发生异常状况,指挥中心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容易影响决策判断。”几年前,这还是频频被柳州法院法警吐槽的老问题。
2018年3月29日,柳州中院联防联动应急演练活动现场,记者却看到了这一情况的改变。
上午11点整,柳州中院法警将刑事案件被告人扮演者黄某押上囚车,准备返回市第二看守所。从这一刻起,囚车内的情况、囚车行驶途中的道路及周边情况、囚车行驶定位轨迹、公安“天网”摄像头接力监控情况,便以多屏组合画面的方式同时展现在司法警务指挥中心的LED大屏幕上。
上午11点20分左右,押解囚车突然停在路边。看到这一情况,坐镇指挥中心的法警支队队长赵勇峰立即通过话筒询问:“谭副队长,请报告现在发生了什么情况?”
“车辆抛锚了,已让司机下车检查,其他人员均在原位看守待命!”法警支队副队长谭超作为此次押解演练的跟车负责人,透过单兵车载图传像迅速报告情况。
“根据车辆目前的定位,速派备用囚车前去接力!”赵勇峰队长马上下达指令。从囚车发生故障到派出接应囚车,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约15分钟后,记者从大屏幕上看到,接应囚车到达现场,与抛锚囚车顺利完成了交接工作。
2016年起,柳州中院利用北斗定位系统、4G移动专网、无线图传技术,创新实现押解过程的车辆定位及音、视频的全程动态监控、传输。押解中的音、视频信号通过专门的加密“保护技术网”,全部汇集于司法警务指挥中心,确保对押解全过程的“路面”与“高空”、“车内”与“车外”全方位、无死角实时监控。
“这些可视化智能管理设备就好比指挥中心的眼睛和耳朵,让指挥人员看得更远、听得更清,自然动得更快!”赵勇峰队长这样比喻。
可视化技术不仅运用于押解囚车上,也将全市法院所有科技法庭与司法警务指挥中心有效衔接,实现视频全程实时浏览、音频的双向交互指挥。
“通过点击‘庭审警务’模块,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同步呈现法庭内不同监测点画面,即使视频影像被放大数倍,图像仍然十分清晰;即使现场声音十分嘈杂,法官及工作人员的声音仍可清楚回传。”柳州中院法警何山向记者介绍。
内部防控精准化
“嘟……嘟……嘟……”2018年2月22日下午6点,柳州中院司法警务指挥中心响起了警报声。值班法警李思远从司法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界面数据看到,当天下午所有庭审早已结束,仍有一名当事人滞留在法院。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同时弹出该当事人独自徘徊在法庭外的监控图像、地图定位等复合视频信息。李思远随即利用对讲系统迅速调集最近的警力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不到一分钟,2名法警赶到审判楼16号法庭附近,发现了该当事人。原来,当事人谭某参加庭审后,因情绪尚未平复,就一直逗留在审判楼内。经法警耐心劝导,谭某随后离开了法院。
“经对比分析人员出入、庭审、区域位置等信息,访客监控系统可实现自动报警,并自动调取距离启动报警系统人员位置最近的三个摄像头,轻松做到智能化实时动态监控。”柳州中院司法技术中心主任杨启辉介绍。
为解释警报触发过程,杨启辉安排网络技术员柏松松为记者作了细致的演示。柏松松扮演的当事人首先经由安检区前端的电脑扫描设备读取头像及身份证信息,确认“人证对比”无误后,安检法警根据柏松松来访事宜,给其配发对应的访客卡后放行。
此时,柏松松是否涉案、是否属于重点布控对象等信息也即时反映在指挥中心的司法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安检系统不仅可做到人证自动比对,还与公安系统联网,如若出现‘黑名单’重点布控对象,系统可提前预警,以针对性增强安防的效率性。”杨启辉补充道。
同时,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视频监控三维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位来访人员所在位置和之前的行动轨迹。“这也有利于法警更准确地分析评判来访人员是否有非正常行动。”赵勇峰说明。
“安检时,访客监控系统根据柏松松旁听庭审的来访要求,已限定了其活动区域在审判区,当他进入工作人员办公区,必然会促动自动警报系统。”李思远介绍。警报声响起的同时,指挥中心不断收到监控摄像头对柏松松的动态接力跟拍画面。又是不到一分钟,附近法警接获通知,赶到柏松松所在位置,演示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目前,鱼峰区、鹿寨县人民法院也跟上了柳州中院的脚步,创新引进“人脸识别定位访客系统”,部署“无形”安防。该系统采用人脸抓拍检测与识别技术,与后台失信被执行人、信访等重点人群和律师、案件当事人身份信息、人脸数据进行分类比对、定位,有效掌控当事人在法院内活动情况,进一步提升对突发事件的探测和反应能力。
周界安保信息化
“法院周界是安防保障的第一关。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在这一关上设防,各家法院必然要依靠信息化技术。”在2018年4月13日召开的全市法院警务信息化现场推进会上,柳州中院副院长王岗一针见血指出关键。
2018年3月20日,鱼峰法院使用的热成像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有了首次实践。
“大门左侧有一个身着土黄色T恤、蓝色牛仔裤的年轻男子试图翻越围墙进入法院,请速去查看!” 看到大屏幕上弹出的图像,鱼峰法院司法警务指挥中心值班法警胡哲彰立即呼叫安检处的备勤法警,这名为逃避安检而爬墙的男子被逮了个正着。
鱼峰法院法警大队队长罗珊珊介绍,即便在晚上,热成像系统仍可做到精准报警。
2018年5月底,柳州中院又引入了“鹰眼”+边界电子防区划分的综合技术,应用于周界防护报警系统中。不断革新升级的周界防范技术,进一步加固了与司法警务指挥中心结成的“防护网”,也拉起了法院与人民法庭的防护线。
4月18日上午,柳江区人民法院三都法庭开庭审理一起相邻纠纷案,当事人情绪激动,前来旁听的人员数量突然增多,情况远远超出了法庭自身安保能力的可控范围。柳江法院法警大队刚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了三都法庭人群聚集的异常情况,就接到了增员请求。仅用17分钟,法警大队就集结并赶赴到了20公里外的三都法庭。
此外,柳江法院于2017年3月在全市法院率先启用应急联动报警系统,与公安、消防联动,集处警管理、视频联动等功能于一身,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机关大院和穿山、洛满、三都3个人民法庭,使出警工作抢占先机。
法官人身安全防护系统的上线,又让外部安防实现从“网”到“线”后精准至“点”,更为柳州法官在法院外的人身安全上了一道“保险”。法官通过申请,获得附有位置实时监控、SOS紧急报警、移动轨迹查询等功能的“防护手环”。若发生异常情况,“一键报警”功能即刻让警务指挥中心收到警报方位信息,实现处置突发事件的“点对点”无缝衔接。
“业务主导,需求驱动;建用结合,以用促建。”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警总队总队长丁山到柳州法院调研时,对柳州法院司法警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十六字”要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要求实施、高速度推进,这是柳州法院开展智慧警务防控的最初目标。柳州法院将以此为要求,在探索智慧警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