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喆 通讯员 孙 力 夏永利
今年以来,陕西省陇县公安局以指挥中心为依托,联合信通、刑侦、治安、派出所等实战单位,对指挥调度工作的体制机制进行系统改革,重点围绕搭建立体式指挥体系、链条式作战体系、集成式调度体系三策并举,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掌控了打防管控主动权。
充实架构搭建立体式指挥体系
陇县位于陕西西部山区,特殊地缘特点给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精确打击违法犯罪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了掌控打防管控主动权,陇县公安局按照“领导靠前、统一指挥、要素齐全、战备充分”的工作思路,想方设法在搭建立体式指挥体系、链条式作战体系、集成式调度体系上做文章,推动构建战时指挥一呼百应和联动策应格局。
按照这种思路,他们采取纵向压责、完善体系的办法,构建由局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长、带班领导任指挥长、指挥中心负责人为值班长(民警为值班员)、各实战单位带班领导为成员的四级接处警责任体系。总指挥长负责全警指挥调度;指挥长负责日常重大警情的指挥调度;值班长按照指挥长指示,履行指令梯队增援、紧急情况先期指挥现场处置等职责(值班员24小时坐镇指挥大厅,按照值班长指令,具体负责日常警情的指挥调度、自助分流以及特殊警情的先期外置和上报工作);各实战单位认真做好警情处置。
按照搭建立体式指挥体系的目标,陇县公安局通过横向补充,组建“智囊”的途径,给指挥体系提供组织保障。他们以县局法制部门民警为主,以基层实战单位业务骨干为辅,为接警大厅聘请法律顾问,履行法制保障职责,建立了“战时跟班作业、平时远程指导、错时开班授课、定时研判通报”机制。战时,由法律顾问坐镇指挥中心,规范指导案件指令及处置工作;平时,法律顾问在本单位正常工作,按指挥中心需求给予指导;由指挥中心申请,在不影响法律顾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错时深入指挥中心进行集中授课辅导;每月月底由值班长邀请,法律顾问参与,组成研判小组,对现场规范执法、处警现场风险动态评估、案(事)件后续处置等进行评估研判,形成工作报告,在全局进行通报。
陇县公安局采取前端施策的办法,做强指挥体系,提升实战效能。一方面,他们坚持警力下沉,向基层实战单位充实警力28名,各基层派出所民警人数均超过了编制数以上,警务辅助人员人数平均达到了民警人数的1.5倍左右,城区派出所民警及警务辅助人员总数已达46人。另一方面,他们建立点名制度,战时由带班指挥长坚持每天通过对讲机点一次名,平时由值班长通过对讲机或视频系统不定时对各实战单位进行调度,并按照上报的值班人员名单,逐人进行点名,强制人员入轨,确保警力储备充足。
强化保障搭建链条式作战体系
陇县公安局根据山区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快速接”环节,强化出警保障。他们紧盯“高效派警、精确处警、集约用警”目标,组建30人的处突巡逻队伍,按照“2人一组、人装同行”的模式,在县城中心广场设立3人屯警点,并以此为圆心,由巡逻队员2人一组,围绕圆点,以同心圆为路线,在县城开展治安巡逻,并随时接受指挥中心指令,对重大案(事)件、紧急警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现内圈扩张挤压、外圈合拢包围,构建起一键指令、全警合围的工作格局。
陇县公安局结合实战需求,打造专业化指挥调度和实战队伍,给强化一线处置提供保障。当指挥中心接报刑事警情时,在处突巡逻队先期赶赴现场的情况下,由指挥长(值班领导)直接带领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处置,迅速集结打击合力,提高刑事案件专业侦查和打击效能。
陇县公安局充分发挥队伍整体作战效能,通过突出“团队耕作”,强化办案保障,推动形成“接转投递、合围突击、团队耕作、专业侦办”的链条式接处警工作形态,为突发性案(事)件的处置应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和智力支撑。
借力科技搭建集成式调度体系
陇县公安局充分发挥科技助推实战的作用,通过实景动态掌控,实现接警指挥可视化。他们安装整合各类监控摄像头2000余个,完成县城4条主干道“视频监控一条街”建设,并全部接入指挥中心大屏,做到了点对点可视化指挥调度。他们依托“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实现接警指挥精准化。
陇县公安局通过构建移动终端响应体系,实现接警指挥扁平化。他们为全体民警配备了全新的新一代PDT牌D8235型数字集群手持台,要求所有手持台24小时开启,外勤民警外出开展警务工作必须随身携带,实现指挥中心与路面巡逻屯警民警一对一实时通话和“一对多”集群指令,确保直接将警情精准推送到具体民警,去除接处警中间环节,实现点对点调度和扁平化指挥。
今年3月17日23时许,指挥中心接到县城中心广场有多人疑似醉酒打架的警情后,及时通过视频实景掌控动态,值班员利用手持台直接指令街面屯警力量、巡警、城关派出所民警等多警种处置,由于调度有力,出警迅速,现场的11名违法人员无一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