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明年3月开放
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8-10-25

    东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探索,城市竞争力日益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市场主体达111万户,总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拥有全球40多个国家14350家外资企业。今年,东莞成为了广东省4个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将在全省率先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昨日,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已制定并于近日正式下发,从政务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8个方面,部署了38项改革任务,将继续深入探索营商环境优化改革。按照要求,东莞要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成为审批流程最优、开办企业最快、收费项目最少、经营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企业群众办事最方便的营商环境高地,形成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高端经济要素的新局面。

    A、政务服务

    市民服务中心一期进驻58个部门

    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只有东莞没有市级行政办事中心。今年4月初,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东莞城区地标建筑国际会展中心升级改造为市民服务中心,同时,将市级统一的实体办事大厅纳入市民服务中心一期项目建设中,计划一期进驻58个部门,设置259个窗口。

    “除公安、税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事项外,其余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全综合窗口,一窗通办的业务占比可达到90%。”市政务服务办政务建设科科长陈钊算了一笔“时间账”,目前,除了公安、社保等业务量较大的部门外,其他部门一个专业窗口平均每天受理业务量为12~15件;按照全市窗口业务量核算后,接下来,市民服务中心一个综合窗口每天可配置的业务量将达到50件,是专业窗口的4倍,两者效率立分高下。

    据介绍,目前,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正在不断完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规划办事大厅信息化、智能化项目,计划2019年3月将正式对外开放。

    政务服务“零收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接下来,东莞还将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实施“以公众为中心”的审批流程优化,取消无法定理由和不必要的材料,取消不必要的层层把关、逐级审批的环节,合力确定和压缩审批时限,各部门事项办理比法定时限至少缩短50%以上,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100%实行并联、协同审批。

    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方面也有具体措施。接下来,东莞将继续落实国家、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要求,取消、停征、免征不符合国际通行惯例、非资源补偿的涉企管理类收费项目,多渠道减少涉企收费,实现政务服务“零收费”,力争打造“最少收费”城市。

    数据统计,近年来,2018年1-8月东莞共为企业减负346.82亿元,其中降低税费成本264 .96亿元、融资成本6.03亿元、制度性交易成本0 .64亿元、人工成本24.3亿元、用能用地成本31.85亿元、物流成本18.38亿元。

    建设“政务数据大脑”,共享共用大数据

    信息互通是打破部门信息资源孤岛壁垒,实现“一窗受理”等高效政务服务的关键。《方案》提出,东莞将全面统筹全市(含各镇街、国企)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构建一体整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力争2018年底前建成政务云平台,到2020年底,实现除特殊情况外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除特殊情况外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使用一体化平台进行全过程流转。接下来,东莞还将成立东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组,借助外力为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出谋献策,建设东莞“政务数据大脑”。通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面统筹全市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一盘棋、一张图、一本账、一个库。

    B、商事制度改革

    开办企业时间可3个工作日完成

    在东莞,开办企业已非常便利,接下来,相关流程还将进一步精简。东莞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张志云介绍,东莞在实现全国企业开办时间8.5天的基础上,与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看齐,将全市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以在东城街道省市共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综合试验基地为契机,试点进一步压缩开办时间至3个工作日,并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推广。不过,张志云介绍,目前东莞开办企业时间大多可在3个工作日完成。此外,东莞还在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许营”问题。今年将在松山湖高新区复制推广上海浦东新区及广东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目录的129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施告知承诺及优化准营等形式实行分类改革,有效压缩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

    C、建设工程项目审批

    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至80个工作日内

    今后,房屋建筑,市政、交通工程,基础建设等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也将明显提速。《方案》提出,东莞将通过建设全市审批中心和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告知承诺+负面清单+信用监管”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管理服务新模式。力争实现行政确认类备案事项办结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1个工作日,行政许可类事项在现有办理时限基础上再压减50%,建设工程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至80个工作日以内。

    目前,东莞已将市一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的权限全部下放至松山湖片区和滨海湾片区,并将以这两个片区为试点,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其中松山湖试点专区自开放以来,已受理17家企业的157项审批业务。

    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平稳运行后整体搬迁至市民服务中心,作为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特色专区面向全市提供服务,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前台综合受理、系统电子流转、后台集中审批”模式,全流程提速50%以上。

    D、倍增发展

    奖励扶持倍增企业,单年最高补助500万

    2017年以来,东莞市专门部署实施了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市级倍增企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0亿元,增长27%以上;税收超过140亿元,增长29%以上。

    今年,东莞将高质量倍增纳入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出了“倍增十条”扶持政策,扩容“倍增”主题,进一步开创新局面。数据显示,2018年1-8月,280家“四上”倍增试点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2.91亿元,同比增长18.5%。

    目前,东莞已把“倍增计划”作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东莞将实施倍增计划企业奖励扶持政策。其中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资源池内机构、专家顾问等,为企业分类开展“诊断把脉”,协助企业列出涵盖政府服务、专业服务的需求清单,市财政对服务费用给予最高50%的事后补助,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实施服务包奖励政策,承诺3年内倍增的企业,单年补助金额为最高500万元;承诺5年内倍增的试点企业,单年补助金额最高300万元。

    E、市场监管

    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

    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后,如何加强市场监管成为了考验。东莞市工商局市场体系协调科科长邵雄峰介绍,目前,东莞正在加快构建以“一平台、三工程”为核心的科学市场监管体系,即打造市场监管协调创新平台,推进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

    比如智慧监管方面,东莞将加强建设监管大数据,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运用;在信用监管方面,将加快建设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方式,2020年实现所有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叫唤,同时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邵雄峰解释,目前,市工商局与17个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经营异常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并首个上线应用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联合惩戒模块,实现失信主体信息的发起响应、信息共享和验证反馈等动态协同,打造“备忘录+信息化”联合惩戒模式。 (记者 肖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