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本报记者 李璟
近日,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仓屋榜村的便民服务室里,村政务服务代办员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为商户王沙兔申请办理小餐饮经营许可证补发。经当地食药监管所工作人员的审核后,王沙兔现场就领到了新证。省级“政务大厅”进村,全面打通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与省级政务服务网“五级联通”的最后一公里,“一网通办”全事项联通的高质量覆盖,让市民真正意义上享受到信息化政务带来的便利。
随着各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起源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智慧政府”、“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秒办秒批”、“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各地区各部门不同的做法和说法,实则朝着一个目标推进——进一张网办全部事。
“只跑一次”跑出“加速度”
张女士去年退休后,决定到武汉和儿子一起生活,并将户口一并转过来。今年9月,她通过武汉公安云端窗口,办理了子女投靠业务,将相关材料的照片上传后,很快就通过了审核。随后,张女士将材料邮寄到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政务中心,一个多星期后就收到了短信,被告知准迁证已经办好。9月26日一早,兴奋不已的张女士赶到政务中心,从民警手中领到了自己的准迁证。“我以前还以为要跑几趟,没想到这么方便。”张女士说。
当天,武汉市公安局还对外公布了7条“放管服”改革措施,宣布12月1日起,武汉将在云端窗口开通包括户籍、交管、出入境等在内的所有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各事项全程网办或网上受理。这是全国公安首次提出并实现政务服务“全网办”。
武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武汉市公安窗口年均办件量在1500万件左右。但随着武汉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群众“跑路难、排队难、证明难”等难点、痛点问题,采取下放、就近、上网等有效措施,将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到极致。
2015年,“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政府、机构合作的意愿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政务可在网上办理,技术也逐步升级,如今网上办事开始大幅度提速。
据悉,开始于2017年初的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对“一站式”行政审批改革最为彻底、最为强烈, 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改革。与很多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改革模糊化的目标不同, “最多跑一次”改革把目标确定为绝对量化的、刚性化的“最多一次”的结果硬约束。
有专家指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把改革目标硬化为“最多一次”的办事结果, 以此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尺”, 而且把改革的评价简化为服务对象的最直接的感受。“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将群众、企业等社会主体的需求引入, 使其与政府之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内化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这需要从政府自身内部深层次的体系和结构入手, 把改革的“刀刃”向内, 从而实现结果的最优, 这意味着必须对现有“一站式”审批进行全面、纵深的改革。
互联网+激发政务信息化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可以让管理人员办事更高效,让民众感觉更便利,安全感幸福感就会更高。”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海波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创新的精髓。他认为,信息化是当下管理办公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让管理更高效、更便捷、更扁平化,减少很多流程化、减少中间环节。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的创始人,王海波在开发一个智慧社区平台项目时发现,很多时候并非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不热心办事,而是整个办事的相关流程和规定特别繁冗,导致服务周期太长。但是信息化平台建立后,这一切都不一样了。比如,办理居民医保,以前只能在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办理,而现在所有的居委会都可以办理了,因为信息化把所有东西都连通了,不需要到处跑。
“对老百姓来说,这种真正的便民服务解决了很多问题。”王海波说,信息化可以将一些繁冗的流程扁平化。“改进流程,节省了时间,管事的公务人员也轻松了,办事的老百姓也轻松了。”
今年3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全国首份商事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显示,自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湖北营商环境有根本性改变,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了85%,企业注册登记效率提升了93%,企业开办平均用时12.5天,湖北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湖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夏梁表示,推进“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改革的本质是用数据代替人力“跑路”,这与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密不可分。比如工商部门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税务部门的电子税务局、网上办税系统等,都是依托“互联网+政务”,让数据多跑路来换取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水平,不但要重视企业开办时的‘最先一公里’,更要重视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最后一公里’遇到的复杂难题。”他认为,相关职能部门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改善,多为企业着想,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
改革红利遍地开花
6月22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其中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国的推广和落实进行了具体的部署。目前, 在全国各地, “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地方政府各个层面全面铺开, 成为当前地方行政审批改革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从一开始行政审批形式化的“一站式”体制创新到“最多跑一次”的全面深化改革, 展示着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进程。
10月初,有网友发现广东省税务局新推出两个二维码展架,上面排满了国家税务总局各种办税事项的一次性告知,以及广东税务局“最多跑一次”清单的二维码图标。粗算之下,便有好几百个。
10月26日,吉林省对外发布了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跑一次”省级事项清单和放权与留权清单。截至今年10月8日,吉林省公布的群众和企业办事省级事项共计1227项,其中已实现“只跑一次”的事项共1198项,占97.6%。
打开广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11个清单板块简单明了。包括权责清单、一次性告知清单、“只需跑一次”事项清单、“一次不用跑”事项清单、收费事项清单在内的指南,让办事者一目了然。
近日,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浙江某政府单位的“奇葩部门”,只见大门右边的那块招牌上写着:“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这张照片发布后,迅速获得了大量网友的转发、点赞。
全国多省市纷纷晒出“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各地省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也在加紧建设。例如河北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今年底前,省、市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0%以上,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60%以上;2020年底前,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与全流程效能监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幅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最多跑一次”改革到现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已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开花,覆盖老百姓办事的方方面面。有专家认为,从短期来看较好提升了政府便民服务、商事登记和企业投资审批项目等的办事效率;从长远来看, 改革超越了行政管理意义上的效率提升, 它通过以事项为载体撬动了跨部门的流程再造, 倒逼各部门减少行政权力, 在推动简政放权、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等方面成效显著, 已经初步显现出推动经济社会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撬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