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之光照亮数字世界的天空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8-11-08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共同推动全球数字化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人类社会发展的变迁,经历了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和文字发明的“文以载道”,以及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相伴相随。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才有了质的飞跃。信息化,亦即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应用,使数据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战略资源。

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也是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活力迸发,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引领人类开创了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面前,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数字是数字世界的鲜明特征,是所有信息通信机器的共同语言。而网络,则是构建数字世界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只有建立一张安全、高速、泛在、智能的信息网络,数字世界的各类信息才能有效传递。这也正是互联网大会设置互信共治数字世界主题的原因。只有互信共治,数字经济才能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网络体验。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淘到心仪的物品,就能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各地,就能预约医疗、旅游、住宿、用餐、用车等各种服务,随身带着一个“移动银行”。这一切,仰仗的就是“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智能信息基础设施。一句话,互联网发展才能为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可资分享的成果,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年,我们推动电子政务、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不正是数字中国的生动实践吗?

世界互联网大会从2014年11月在乌镇拉开大幕,到今年11月第五次隆重举办,5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综合影响持续扩大,品牌效益不断提升,引领作用愈发凸显。观察5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璀璨轨迹,可以清晰发现,共享、共治、共建,不啻为互联大会的显著特质,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是互联网大会的强劲基因,是举办互联网大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互联网大会的美好初衷与终极追求。

谁都知道,安全、有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清新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互信共治数字世界的应有之义。加快数字世界发展,就应着力构建集约、智能、泛在、随需的安全防护能力;就应维护国际互联网络安全,持续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联合防控和协同机制,切实为数字世界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恰恰在在这一方面,世界互联网大会具有激荡思想、启迪智慧、集思广益、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紧密相连。尽管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发展有异,各自面临不同挑战,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利益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有了这些公约数,各国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朝着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互联网之光,就一定会照亮数字世界的天空。(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