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以“五项攻坚”筑牢发展根基(上)
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弱化等现实问题,必须筑牢根基、精准施策。对此,滨州市博兴县依托“五实”作风建设(讲实话、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开展“两委”换届、集体增收、农村党员和“两新”组织、智慧党建“五项攻坚”,并出现可喜局面。目前,当地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两个“钱袋子”共同充足,谋发展、盼致富的想法也正在取代求帮扶、要救济,党的执政基础越发巩固,为深层解决农村问题探出新路。
攻坚“两委”换届:
选出强班子,
带出好路子
发端于上个世纪末的“村民自治”,在赋予群众选举权的同时,也将诸多底层问题暴露出来:县乡两级不规范行政行为大量存在,镇村干部和宗族势力干预选举时有发生;有的干部无视村民会议,以行政命令代替民主决议;村民自治缺少程序规范,“一选了之”思想严重,以致有些地方,群众只有“选举之名”,而无“自治之实”……
地处鲁北平原的滨州市博兴县也一度为之苦恼。他们认为,村民自治不能仅是“海选”村“两委”的形式,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必须紧紧跟上、缺一不可。尤其近些年,动能转换、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如果组织根基不牢,很多沉积在基层的问题被掩盖,得不到妥善处理,干部群众满腹牢骚,也会影响其他工作顺利开展。
为此,博兴展开深入调研,发现农村“四难”问题突出:村民大会难召集、村民代表大会难议决、村级事务群众难参与、村干部难监督。村“两委”既决策又执行,吃苦受累不说,群众还经常不买账。
县委书记李守江认为,破解这些难题,要以党建引领,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推动村级党组织领导方式从包办型、指令型向核心型、引领型转变;二是实现从过去党政“独唱”到党群“合唱”转变;三是从群众“看戏”到群众“唱戏”转变。
他们由此提出“五项攻坚”,通过探索融合党的领导、群众主体和依法治理于一体的“支部统领、主体分工”治理机制。实现对村级各类组织设置、职能和运行机制的调整规范,构建起党支部领导、议事会协商决策、村委会执行、理事会落实、监事会监督、网格化管理的“一核多元”治理架构。
城东街道中辛安村,这个远近闻名的“薄弱村”“混乱村”,就是通过这一工程获得转变的。去年,村“两委”集中换届,县里选派第一书记前来帮扶,让村里找到主心骨。通过走访,摸排“能人”,发现从事工商业的魏胜乡,为人厚道、思路开阔。几经动员,终于使其决定回乡,参选村书记。从而让中辛安村稳定军心、有了信心。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除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净化了社会风气,夯实了基层基础。
治好小村子,体现大智慧。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普介绍说,以此次换届为契机,全面掌握情况,全程指导推进,一批政治素质好、品德修养好、带富能力强、综合能力突出的同志选进村“两委”,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素质实现整体提升优化,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今年3月份,全县439个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达70.5%,为未来持续开展工作夯实了组织根基。
攻坚集体增收:
选派最优质资源
解决最薄弱问题
“手里没把米,喊鸡都不应”。动能转换也罢、精准扶贫也罢、乡村振兴也罢,关键是组织引领、人的振兴。其中村集体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尤为重要。
可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基层。以博兴为例,大多村民从事耕种,工商服务业远未形成规模,集体普遍缺乏产业支撑,甚至有的村土地承包几十年无法回收,有心无力问题严重。
博兴由此提出“分类实施,靶向投入”政策,按集体收入将村居分为薄弱转化村、重点攻关村、提档升级村、巩固提升村、示范带动村五档,每档之间“定目标、找差距、摆问题、明方向、打擂台”。
实践中,博兴每年拿出100万元经费,设立“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基金”,并从县直部门选派439名科级干部对口帮扶,形成“上下贯通、比学赶帮、组织协调、共同提升”发展格局。
兴福镇冯家村就是如此。这个村地处中国厨都、板材之乡、会展名城兴福镇中心位置,可因经济薄弱和干部乏力而逐渐落后。看到周围村快速前行,村民无比着急。这次,村书记郑学民主动请愿,为村里请来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
县公安局的刘东振由此进村。他前脚进村,后脚谋篇,带领大伙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责任担当。经过不断努力,争取到上级帮扶资金,为村子建成办公场所、健身广场、幸福大院,并挖沟通渠、硬化道路。随后,借力美丽乡村东风,粉刷道路、美化街道、清理垃圾,让老村旧貌换新颜。并多方筹资,建成钢构车间,每年仅租赁承包就能为集体增收10万余元。
项目有了,信心就足了。村子呈现出一派崭新局面,村民的思想观念更是发生积极改变,主动投入、参加义工,融入村子、献计献策逐渐成为这里的新常态。
攻坚农村党员:
用“源源活水”
丰沃“希望田野”
“‘两委’稳定了,集体增收了,村民自然心安”。王普说,一泓乡村活水要想流深流远,必须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因此,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党员序列,是基层发展的“活水源”和“常青树”。
他介绍说,这项工作一直是中央关切,持续增加投入,村书记工资也逐年上升,去年已达26752元/年。但相比外出务工者,薪酬保障仍有差距。这种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越发尴尬,人才外流愈发普遍,只剩“603861”部队(老人、妇女、留守儿童)驻守乡村。
博兴多年前就关注这一问题。提出“2-3年内消除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目标,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子,从致富能手中“选”、从大学毕业生中“育”、从企业人员中“引”、从退伍军人中“推”,从而吸收入党积极分子355名。
对于73个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博兴打出名额优先、计划单列、先农村后机关的“组合拳”,单独下任务、定指标,将97名1年以上的积极分子列入发展计划。
此外,还有16个十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老大难”村,则由县委书记专门调度,通过领导包保,清单化推进,销号式管理,实现破题销号。目前已确定发展对象113名,出现可喜转变。
“不仅本土群众,伴随大学毕业生、在外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新农民’逐渐增多,更是‘源源活水’让基层成为‘希望田野’”,王普说。
为用活、用好、用实这些人才,博兴改善考核机制,重心下沉,立足实际,将了解基层、热爱基层,愿意奉献基层、发展基层的人选入组织中,成为开疆拓土、服务群众的前沿尖兵。静心耕耘,终于守得花开。得益于这份不懈努力,博兴的组织根基越发扎实,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一股干事创业的发展活力在这片希望沃土勃发生机。
打通“最后一公里” 实现发展大合力 ——博兴以“五项攻坚”筑牢发展根基(下)
县域发展、城乡融合、产业提升,“两新”组织不断增加,群众诉求越发多元,如何疏通渠道、凝聚合力?借助组织机制、用好信息载体是最好选择。对此,博兴县一手抓“园区党建”,让更多企业找到归属感,形成合力;一手抓“智慧社区”,借助广播电视网络信息技术,整合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基层治理多方资源,从而有效解决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责任难落实、资源难整合等问题,行政管理“中梗阻”被有效贯通,实现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公尺”跨越延伸。
“两新”组织:
“红色引领”
让企业“回归本心”
九曲黄河一路向东,从博兴穿城而过,为这里留下悠久文明。立足这片沃土,勤劳智慧的博兴人自800年前就尝试用蒲草藤条装扮生活、提高品位。其中尤以锦秋街道湾头村最为著名,早在明朝时期就享誉中外。如今,经过不断传承提升,更是将草、柳、藤、蒲交叉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草柳编”富民产业。
进入新世纪,湾头人为草柳编民俗产业插上网络羽翼,开起淘宝店,并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经济社会名利双收。然而,随着店商越来越多,同质化竞争也越发严重。无序竞争、恶意压价,问题频发。
为破解农村电商瓶颈,规范经营态势,锦秋街道决定从“人”出发,以组织建设串联发展脉络。去年,总投资5.18亿元建成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以草柳编为主,老粗布、厨具、藤制家具为辅,集创意研发、产品展示、仓储物流、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有了行业党支部带头,园区与金融、培训、服务机构有效对接,吸引多家商户入驻,每年新增收入超过30万元。
不光小微商户云集的农村店商淘宝村,产业名镇兴福也存在类似问题。这里现有商用厨具企业及个体户1732家,板材企业及个体户943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厨具产业产值占全国市场的三成份额,板材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智慧厨都”“板材之乡”和“会展名城”。面对新形势,兴福镇先发展后规范的路子也让这里饱受诟病,产业规模膨胀扩张,虽壮大了经济总量,也留下诸多弊端,如龙头企业缺乏、发展空间受限、产业提升缓慢,等等。
兴福镇镇长相军说,企业逐利、政府谋势,如何将纷繁复杂的工商户组织起来,统一规范、强化诚信、提高品质,必须“红色引领”。通过加强企业党建,让更多企业找到组织,提高认同感。他们由此借助中国·兴福智慧厨都中小企业孵化示范区平台,加强组织建设,使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其实,类似做法在博兴已成常态,按照“党建+行业协会”“党建+产业联盟”“党建+商会”思路,博兴理顺特色产业园区组织架构,形成覆盖4类特色园区、270余家“两新”组织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从而形成纵向“党委政府-产业联盟-企业工商户-普通劳务人员”和横向“企业-业主-产业链条”之间合作统一,相互扶助,抱团取暖,组团出海的发展格局,为博兴高质量产业发展做出探索。
智慧党建:
从“得利”到“便利”,
服务“最后一米”
傍晚时候,博兴县陈户镇纪耿村村民齐生华收工回家,一边忙活晚饭,一边打开电视,调到“智慧纪耿”频道,观看当天上午村委“民主议政日”的视频。
会议由村支书刘金波主持,“今天,咱们着重研究六项议题:村‘两委’承诺的5件实事是否可行;土地流转的面积、数额,贫困户季度研判……”话音刚落,党员和群众代表便踊跃发言。个把小时,不仅六项议题框架成型,财务开支等事项也进行了表决。电视机里党员干部满脸欢喜,电视机旁齐生华频频点头。看完视频后,他又将电视调到“财务公开”频道,对村里一个月的账目、凭证进行浏览,这时他产生了疑惑,“怎么以前村里的零工费都是60元一天,这个月的怎么成了70元一天?”说着,他拨通了村支书刘金波的电话,询问有关情况。听到齐生华的疑惑后,刘金波说详细了解后给他解释,让他第二天到村委办公室。
第二天上午,他来到村委办公室,村支书刘金波与会计股长刘先禄已早早在办公室等着他了。刘金波耐心地做了解释,“当前正在农忙季节,不好找零工,由于任务很急,为了找人就每天多开了10元的工钱,确保完成工作。”解释完,还提醒他以后所有疑惑都可以及时向村“两委”反馈,监督好村“两委”的工作。通过解释,齐生华的疑惑彻底打消,他说,“村里事务说得清,我们的心也放得下,对村干部的信心自然就足了。”
“替民做主不如让民做主,如果村干部事事说了算,肯定会掉进矛盾窝子,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村民自己决定的事,干起来没有挡头,办起来也自然顺溜。”县委书记李守江说,“尽管全县经济社会事业逐步完善,但受制于行政管理层级过多,信息发布平台效率偏低的客观现实,很多惠民政策难以完全落地。每年,群众因村务信息掌握不全、参与度不高、真实性不明而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为此,博兴借助广播电视线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传播效率高的优势,在广电信息网上搭建起“农村智慧党建”服务平台。用户手持遥控器,在电视上一键切换,进入“智慧社区”,就能参与到“村务管理”“便民惠民”等工作中来。从而有效放大了党建宣传阵地,使得一些造成党建服务群众“中梗阻”的因素得以消除。
经过多年实践和推广,博兴农村智慧党建平台已经正式运营。平台上,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信任感有效加增。对此,县委副书记郑令健表示,“在电视上晒权责清单、公开为民服务,将‘印把子’晾在阳光下。这样,群众不仅对村务管理流程和事项‘一览无余’,而且借助上级督查和民意调查,将行政权力关进了‘数据笼子’。实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全程可视、可控、可查、可纠,让推诿塞责、违规操作的空间大大压缩。”
启发:
出现三大变化,
解决多重难题
调研发现,作为一个农业结构日趋优化的新兴后发县区,博兴可用财力并不丰厚,群众基础也并不占优,正是通过“五项攻坚”,将党委政府的耳朵、眼睛和头脑、心灵交给群众,使权力在制度外运行的机会和空间大大压缩,激发起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活力,推动工作科学提升,并呈现出多重可喜变化。
首先,村民积极性大大改变,从之前“能人少”“闲人多”,变成“能人越来越多”带动“闲人越来越少”。许多群众反映,过去村里的能人都躲在家里“闷声发大财”。现在,个人发展意愿与村(居)达成共识,让更多“能干事,想干事,并且已经干成事”的人找到方向,带动其他农户大张旗鼓做事业、谋发展,呈现出能人集聚效应。
其次,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发生变化,从替民做主的“父母官”,变成为民服务的“服务员”。思维方式决定工作形式和服务态度。曹王镇曹王三村党支部,为方便群众办事,投资7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涵盖党群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200多平方米的功能室和1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村“两委”成员全天候坐班,保证了村民办理业务“只跑一趟、不会扑空”。
再次,群众对干部的态度和要求也有了本质区别。十年前,有几个村上访全市出名,村民雇上车,扯上横幅,敲锣打鼓到市里告状。几个大姓相互争斗,无论选谁做干部,都有人拆台,造成这些村居多年选不出书记。现在,通过公开竞选和民主议政,新书记提一次议案,大伙投一次票、补一次台,不仅出主意,还出义工。老少爷们儿都说“要把错过的机会追回来”。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李守江说,春江水暖、民心为本,通过重心下沉,实施“五项攻坚”,解决了许多困扰基层的问题。比如:现有条件下,各类复杂矛盾能否在村里化解?让村民说了算,是否会出现各算各账、事事难办成?权力重心下移,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发挥,村两委的威信能否体现?特别是对于纯农业村,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依靠组织建设,路径是否通畅,会不会出现同质化发展形态?……现在看来,只要政策符合民心,决策汇聚民意,都不是问题。
对此,前来博兴调研的许多同志也深有体会。滨州市委组织员办公室主任张亚东说,作为一项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五项攻坚”在博兴卓有成效实施,主要抓住了五点:一是始终突出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二是内容紧扣党员群众的关切话题;三是活动平台和制度设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四是上级党委常抓不懈、强力推进;五是内容和形式伴随实践不断充实完善。
数据显示,自博兴探索村“两委”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红色电商等五种增收模式以来,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436个、占99.3%,其中,10万元以上的227个,占51.7%,打造出厨具协会“红色厨都”、鲁青科技“红色先锋”等“两新”党建品牌15个,涌现出村级“三务”在线公开的陈户镇智慧党建综合体、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的博昌街道居民之家、湖滨镇寨卢村“清湖e家亲”等智慧党建项目15个,覆盖村庄321个,覆盖率达73.1%。
(文:王照坤 崔建忠 孙学兵 李吉双 摄影: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