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兵龄,获得1项国防发明专利,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三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盘点第79集团军某旅指控系统技师、二级军士长吴宝明的荣誉,战友们如数家珍,用一句话来形容:满满一箩筐。
沉甸甸的荣誉,可在“老炮”吴宝明的眼里,那就是过去,代表不了将来,紧靠功劳簿是打赢不了现代化、信息化战争的。这不,他又有了新挑战。
有一天,吴宝明正带领的战友维修通信车载指控装备,突然,车载电脑软件系统崩溃,数据全部丢失,直接终结了所有维修工作。顿时通信车里,一堆人大眼瞪小眼,个个没辙,作为修理大拿的吴宝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无奈,最后请来厂家工程师才解决了难题。那天晚上,吴宝明彻夜未眠:电脑数据丢失通信装备直接罢工,战场上发生这种情况,可咋办?
信息时代,小数据丢失就可能导致战争成败。而数据恢复,在该旅是个“冷门”专业,在训练大纲里只占一小节,专业知识性较强,很多战友不敢尝试。然而,这次尴尬的经历,却让吴宝明成了该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数据恢复,是吴宝明军旅生涯的第五个专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师傅怎么办——自己进门。为此,他不管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休息日,一脑门子扎在书堆里。由于学历较浅,往往学习一本专业书,还要有几本工具书配合阅读,他才能慢慢消化理解。
短短时间内,吴宝明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书籍,自学了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等技术知识,还掌握了各类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一有机会就到机房学习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装备操作使用。在这期间,吴宝明还趁热打铁,考取了全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师技能证书。
初出茅庐的吴宝明就受到了很多战友的青睐,比如电脑突然死机,误操作删除数据,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损坏导致数据丢失,车载服务器系统瘫痪,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炮”吴宝明。
“吴班长,快!救命”。一天傍晚,吴宝明刚回到寝室还没等坐下,就接到了机关张干事的“求救”电话:班长,我的移动硬盘突然打不开了,里面有重要数据,明天就要上报。
接过硬盘,凭借维修经验,吴宝明判断硬盘出现严重的硬件故障,数据已经“丢”了。拆开硬盘,链接专业电脑、运行软件……由于硬盘出现了严重的物理坏道,吴宝明先是对硬盘进行了全面检查,再尝试了多种恢复手段之后,终于将数据恢复。看到起死回生的数据后,张干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前不久,某陌生野外地域,该旅通信要素演练正酣。
正当“红方”向“蓝方”发起致命一击时,某新型信息化指挥系统服务器先是蓝屏接着黑屏,等待操作员重启服务器后,电脑桌面数据全部丢失。
事关整个战局的“神经枢纽”罢工了, “信息处理系统中断!”“指挥控制系统中断!”……
“呼叫,吴宝明!”接到命令后,吴宝明一个箭步跳进战车。
“取出硬盘、检测系统、运行软件、扫描扇区、确定坏道地址、回收坏道……”吴宝明一气呵成,短短3分钟,数据找回,某新型信息化指挥系统恢复正常,“红方”重拾战场主动权,一鼓作气,取得胜利。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小数据’影响着‘大战局’。”演练结束后,“红方”指挥员该旅领导感慨的说:无形的“小数据”牵动着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要想打赢现代化、信息化战争,需要更多的像吴宝明一样的“数据守护员”。
挑战数据恢复“冷门”专业以来,吴宝明修理车载、办公计算机硬盘200余个,恢复数据300余TB。成就面前他却不以为然,每当用自己的双手排除装备技术故障时,那才是最幸福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