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格化城市管理实现16区全覆盖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8-12-21


(见习记者贾文程)记者从北京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已实现16个区全覆盖,平均结案率达到90.2%,共立案5324.6万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在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过程中,北京市于2004年率先推出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化解城市管理中的疑点难点。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北京是全国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发源地。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并逐渐在全国展开推广应用。

“上班第一圈巡视社区的重点街道,第二圈主要看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在"东城街巷通APP"上选择分类,拍摄(问题)近远景照片,精确定位。”网格监督员曹江向记者展示了APP上报流程。曹江发现的问题,经由“信息收集-案件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合工作流程,得到快速处置。

在城市管理案件中,较难管理的事件类案件占99%以上。通过四级循环运行城市管理,各级发现的问题直接由相关部门对接处置,有效缩短问题处置时长。“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比如排水井盖的处置不到4个小时就能完成,原来要7个小时。”北京市城管委网格化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徐芳介绍。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已形成“1+16+33+26+N”模式架构,以市级平台为核心,与16个区级平台及33个城市管理相关委办局、26个公共服务企业实现了分级对接互通。截至目前,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已覆盖全市16个区、299个街道(乡镇)、6045个社区(村),567万个城市部件。截至目前,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共立案5324.6万件,平均结案率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