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工作从人工到人工智能
来源:人民公安报 更新时间:2018-12-27
   作为一名从事足迹鉴定专业的普通技术民警,我亲历了十年来足迹专业从纯人工到刑侦信息化,未来还要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改革发展历程。
我出生在一个警察世家,入警后,改革开放已进行30年,刑侦工作的物质保障和规范性建设已大大改善。可是,刑侦信息化程度还相当低,一方面,足迹研判因数据登记不规范、数据流转不通畅,造成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鞋样查询工作缺乏数据、工具支持,每当发生大案后,领导就会派出三四个民警到市场上去找与现场鞋印对应的鞋样,往往找了三四天后,一无所获。
2015年底至2016年初年初,重庆市长寿区三个工厂接连发生保险柜被盗案。由于单案涉案金额较小,案发时未引起侦查部门的重视。我接手此案后利用系统进行了足迹串并,通过三起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A、B两种足迹将三起案件成功串并。由于系统升级提供的信息化支持,短短两个月后,通过现场足迹串并的案件增加到了30起,以此为突破口,刑侦、大情报等齐上阵,充分掌握作案人员轨迹,从而锁定嫌疑人,实现了从足迹确定具体作案人员的转化,并且利用现场足迹与鞋样确定了人案关系,提升了办案质量。
党的十九大以后,大数据理念深入人心,数据流转壁垒逐一打破,全国鞋样库系统、全国足迹协查系统等专业系统先后上线、更新,摆脱了困扰足迹研判多年的省际障碍,也解决了人工查找鞋样“找得累”还“找不全”的问题。
在亲历的“1·13梁平系列保险柜梁平系列保险柜盗窃案”中,我从一起普通盗窃保险柜案件入手,利用全国鞋样库系统、全国足迹协查系统等专业工具串并扩线、层层剥茧,清理出疑似案件298起起,串并75起。第一阶段该案就成功抓获并起诉了跨省流窜盗窃保险柜犯罪团伙主要成员8名,破获重庆、四川、辽宁、安徽等18个省市的保险柜被盗案个省市的保险柜被盗案50起,涉案金额116万余元万。
若非信息化建设让数据的流转、利用变得高效稳定,这种全国性规模、复杂困难案件的足迹研判在以往难以想象。
随着刑侦信息化改革的持续深入,破案率持续上升,发案率持续下降,群众身边的入室盗窃案已明显减少,鞋样查询也实现了数据代替人跑路,“跑得快”还“跑得全。”
鉴于重庆市足迹应用工作的突出成绩,2018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选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选定重庆作为试点单位,建设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从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串并研判三大职能入手建成可在全国推广、学习的样板。
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将打通足迹专业与其他专业、其他警种的数据通道,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对物证、人员、案件等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分类、数据预测。还将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现场足迹图像花纹结构的自动提取。结合已有的足迹花纹检索算法,在不需要人工提取花纹结构的情况下,完成足迹花纹的自动检索,彻底解决足迹自动识别系统中的足迹特征编辑需要人工处理的耗时和不及时问题。
可以预期,未来破案率将大幅提升、发案率将大幅下降,人民所期待的安居乐业、夜不闭户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作为一名足迹专业民警,我亲历了人工时代的原始与无奈、信息时代的天翻地覆,期待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发达时代的来临。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事技术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