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 建立创新体系加快创新步伐
来源:金融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从第一阶段的分流客户、柜台业务模拟,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电子银行已成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渠道,正在进一步改变和提升银行业的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和竞争格局。而电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依赖于商业银行创新体系的全面建立。


  只有不断地在产品上推陈出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电子银行业务才能在市场上长盛不衰。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一套完备的电子银行产品创新体系,因此产品创新的步伐较慢。另外,由于在产品创新时系统观念和战略性不强,产品创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产品创新工作。这主要表现在:目前不少商业银行推出的电子银行产品是对现有传统业务的电子化延伸,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增值性;对于目标客户的选择、市场定位等战略性问题,往往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有的甚至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银行传统的组织架构,管理、激励机制还不适应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产品创新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尚不能有效地配合,对于新产品的风险有时认识不足,甚至造成了额外的风险;不少情况下,新产品从需求的提出、产品的设计、研发、测试,直到投产,时间过长,贻误市场时机。以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电子银行产品的创新,也阻碍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树立系统的产品创新观念,建立电子银行产品创新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近年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努力建立全面的产品创新规划体系。浦东发展银行首先确立了产品创新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评判新产品研发、推广的标准,是市场反应,是客户接受的程度。对于已经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则要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并不断地完善,从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浦东发展银行还在技术条件上,为创新体系的建立、应用做好准备。浦发银行在2003年完成了全行的信息化改造,将全国范围内300多网点的几百套计算机系统全部集中到了总行,整合了大量的外围外挂系统,率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业务处理系统的大集中,完成了对公对私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和全行一本账,打造了全新的涵盖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的综合业务系统平台。从那时起,客户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在浦发银行各个分行开立的账户情况,而且不论账户开立在哪个城市,任何客户间的资金转移都可以实时到账并且不收取手续费。同时,浦发银行的客户不管在浦发银行有多少个账户,不管在浦发银行有多少种业务包括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等,都集中在一个“客户号”下,换句话说,一个客户在浦发银行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志,“客户号”就是客户在银行的身份证号。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个性化、人性化的经营理念,而且也标志着浦发银行已经开始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这一切,为浦东发展银行借助电子银行手段,进行金融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权威的市场调研表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以电子银行的创新为基础,银行卡、中间业务和个人理财等,将是我国银行业务创新的活跃领域。按照创新规划体系,以市场需求为指引,浦发银行把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借助银行卡手段,方便居民日常支付和投资理财上。从几年前开始,浦发银行实施向个人业务倾斜的战略转移,并与新兴的网络经济结合,积极参与和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与众多国内著名商业网站合作,大胆创新,打造出了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品牌。2005年,浦发银行在网上推出了“轻松理财”个人银行品牌。与其它银行推出的理财概念不同,“轻松理财”不对客户设置门槛,主要针对中青年白领,他们对网络感兴趣,是一帮在网上工作的人群。因此网上金融服务是“轻松理财”一大特色。同时,“轻松理财”的客户无论进行存款、汇款、投资等,都可以随心定制,非常强调人性化。比如,汇款、支付、约定转存金额和时间,都可以自己设定;贷款的还款方式、时间、金额,也可以自己设定;外汇、股票、基金的买卖,可以根据客户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在任何时间交易。“轻松理财”的客户如果遗忘了银行卡密码或者卡片丢失,不用到开户网点的柜台重置密码或者挂失,在浦发银行的任何一家网点都可以办理以上业务。而且,挂失、补卡、换卡、异地紧急援助,都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网点办理。浦发银行在深入市场、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后,推出了E-mail汇款业务。在讨论这项创新业务时,浦发银行充分认识和分析了可能面临的业务风险,在制定了周密的风险应对方案后,E-mail汇款才推出上市。目前来看,浦发银行实施创新规划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有关业务上已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显示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金融创新的巨大潜力。


  (作者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银行电子渠道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