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位谋划倾力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更新时间:2019-02-28
  2月26日讯(特约记者 王志高 通讯员 王雷)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近年来,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化思维、全局性站位,倾力打造全要素、全市域、智能化、大联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月26日,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部署推进会在常州召开,常州经验予以推广。
党政统筹,强力推进
高点定位、高位谋划、四级联动、全域覆盖……常州市坚持党政统筹,强力推进,着力形成网格化社会治理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推进的工作格局。
高层高位推动。常州市委、市政府把网格化社会治理纳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明星城等工作全局中定位和谋划,印发网格化社会治理实施意见、网格化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等文件,召开常州政法综治系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1500余人参加的动员会,一直开到村(社区),确保人人知晓。实行“一把手工程”,各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汪泉作动员部署,市长丁纯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骏带领辖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赴苏州、无锡学习考察。市、县两级先后开展由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的调研、督导、视察等活动40余次。市、县两级组建实体化运作的网格化工作专班,组织赴省内外学习先进30余次,开展督导调研、协调会办、培训辅导等系列活动,有章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分层分类试点。推进区域试点,天宁区顺利完成省级试点任务,每个辖市(区)2个镇(街道)先行先试、打造样板,新北区薛家镇新晨社区试点做法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充分肯定。推进行业试点,在文教、金融、卫生等行业领域探索专属网格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模式。推进项目试点,全市设置网格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试点项目23个。
优先优质保障。推动市、县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事业单位全覆盖,市编办批复5个辖市(区)中心建成正科级事业单位。全市各级累计投入中心基建和信息化建设经费40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流的市级中心,中心办公面积1000余㎡,其中仅指挥大厅达500㎡以上。
重点突破,科学建网
网格怎么划、人员怎么配、系统怎么转、中心怎么建?围绕这些重点事项,常州市先后出台两个指导意见,高质量建好“一张网”。
优化网格设置。以镇、村两级为实施主体,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全市共设置网格6257个,其中基础网格4962个、专属网格1295个,全部上图标注和统一编码。梳理网格要素,制定制度规范,明确职责任务、事项处置、数据流转等规则,近40个部门9大类1107个事项下沉到网格。
强化人员配备。建立以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志愿者、网格联络员为主体的网格服务管理队伍,全市共配备专职网格员3420名、兼职网格员9660名。各地以新招录和转隶为主渠道狠抓专职网格员配备工作,武进、新北区将专职网格员配备向农村网格拓展。天宁区出台兼职网格员选任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依据考核绩效进行奖励补助。溧阳市探索建立网格监督员队伍119人,由中心管理使用,专司“网格找茬”,与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猫鼠对抗”,推动网格化工作高质态运行。
深化信息集成。自主建设“常州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覆盖市、区、镇、村、网格五级用户,符合国家和省标准规范,个性化功能创新出彩。完成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线路敷设、带宽扩容工作,配备“全要素网格通”8507台。完成公安标准地址库改造,与19个部门的业务系统实现交互共享,汇聚人口信息524万余条、房屋信息230万余条。按照“四屏合一”模式推进信息化集成工程,市、县、乡三级中心统一标准、整体联动。
实化中心建设。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合成维稳中心“三中心合一”模式,打造社会治理的枢纽型、实战型平台。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管理规范》,明确中心职责等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分解研判分析等十大任务,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内部统一的规范化、高效化运行机制。
创新驱动,激发活力
常州市坚持把学外地之长与创本地之新结合起来,大胆探索、鼓励创新,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党建引领更显突出。探索网格党建工作体系构建新思路,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建服务点设在网格、党员纳入网格,全市39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配置到网格担任联络员。探索网格深层次嵌入党建新模式,钟楼区将许巧珍“7+”工作法融入网格,主要做法被民政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天宁区网格工作与党建同步谋划、基础网格与党组织同步设置、网格事务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实现了党建引领、党群融合的有机统一。探索网格党建工作实质化运行新机制,经开区推行网格联络员会办制度,武进区推行党员议事督导法、开展“领导干部一日网格员活动”,架起了党心民心“连心桥”。
资源要素更趋集约。人员队伍集约利用,整合城管、公安等部门条线协辅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信息系统集约建设,武进、新北以网格化平台为依托,把部门条线建到基层的信息系统进行归并整合。指挥中心集约合成,溧阳、金坛、武进、钟楼等地推行网格化与数字化城管、12345、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多平台合一”模式,实现中心共建、人员共用、信息共享。改革事项集成推进,武进区探索将网格管理与窗口服务、队伍执法等改革事项协同推进,打造富有特色的集成管理改革样板。
多元共治更具活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协商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溧阳市“百姓议事堂”、天宁区“社区管家”“和谐促进会”等做法被《人民日报》推介。建立健全多元化协同机制,金坛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志愿者参与网格化治理的实施办法》,武进区大学新村在网格内设置“一长八员”,天宁区引导尤辉科技服务站、瑞文心理工作室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建立健全多渠道协作机制,运用市场化机制、开放式架构、智能化手段搭建群防群治新平台,金坛区“群言堂”、天宁区“民情茶座”、新北区微信小程序、溧阳市“我爱我家”手机APP等深受群众欢迎。
智能应用更加深入。智能化采集,推广小区智能门禁系统,具有身份信息自动采集、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等新功能,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网格化平台。智能化管理,依托GIS地图开发实时定位、轨迹查询、热力图、智能推送等功能,让网格员管理更加方便;将视联网指挥系统无缝嵌入网格平台,各级中心实现与网格员的双向实时视频通话、指挥调度等。智能化应用,会同百度、海康等科技领军型企业试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现了重点信息多维采集、安全隐患多维感知、治安风险多维分析、网格治理多维支撑。
平安主业更为专注。第一时间感知社会风险,广泛排摸涉黑涉恶、非法集资等线索,重点巡查出租屋等重点场所、特殊人群等重点人员、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严格管控寄递物流等新业态、互联网等新阵地,全市累计上报、流转平安稳定类事件16.3万件,厚植了平安稳定根基。把“双格融合工程”列为全市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推动“警格网格”联动共治,打造网格警务升级版。制定考核办法,开发考核模块,将有价值的网格事项、有效的基础数据作为加分项,引导各地各部门大力破解平安稳定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