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环境信息化示范建设需国家助力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更新时间:2019-03-12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郭入源报道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正是全国两会召开的好时节。四川代表团肩负着四川9100多万各族人民的使命和重托,满怀豪情壮志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四川参会代表都踊跃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针对四川在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开展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接受了《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现场采访。 
于会文表示,为了有效打好这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只有依靠现代信息化的科技力量来完成。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促使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战术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转变,从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 
于会文介绍,目前四川环境信息化率不到50%,绝大部分市州还停留在仅重视治理措施谋划实施层面,环境信息化率不到30%。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10多个部门,长江水利委员会已建立了覆盖全面、较为完善的综合监测站网体系,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也开展相关监测,但站点建设和监测内容交叉重复,不仅造成数据来源多头、“数据打架”等问题,也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随着我国智能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领域正加快进入信息化时代。当前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也存在“两张皮”现象。为此,针对“四川生态环境智能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于会文代表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国家层面制定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行使统筹把关、推动协调、管理支撑,明确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理顺职能职责、形成全国工作合力,加强对地方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评价办法等原则,构建各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切实解决要素不全、进步不一、措施不实、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整合力度。首先,打通横向数据共享渠道,建议国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草原、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之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机制,解决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其次,畅通国家相关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渠道,实现上下贯通、联动交换,相关部门建立的系统应开放给地方政府使用或查询,有效解决地方政府上报的数据却不能拿回来使用的问题;再次,统一相关政府部门内部的数据口径,一个口子进出、一个平台管理,切实解决多头上报数据、多头下发数据的问题。最终形成“一源一数,一数多用,上下左右联通”的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应用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一平台管理、一张图服务、一本账查询。 
三是恳请国家层面支持四川开展环境信息化示范打造。当前,四川正在把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面,四川将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着力达成全省环境信息化一体化的目标。下一步恳请国家层面继续加强对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加大信息化建设专家智库支持和全国试点示范,利用四川省生态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集中、数据价值富集等有利条件,组建部-省-市联合大数据研究机构,加快建成以“成都数智环境系统”为代表的典型示范应用,建立上下贯通、联动交换的环境信息化应用模式。 
四是加大对生态监测网络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纳入国家大数据发展重点支持项目,尽早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持续完善覆盖天空地海全域的前端物联网设施,实现生态环境物联网数据纵向流通、横向贯通、全域联网,提高对大气、水、土壤、生态、核与辐射等多种环境要素及各种污染源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