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网通办”今年再归集上千政务信息系统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19-04-01

全国最大手笔!上海“一网通办”今年再归集上千政务信息系统

“一网通办”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推进“一网通办”,2019年上海将再推150多个预算主管部门1000多个信息系统的上云迁移,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上云迁移,属于全国首例。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项目负责人刘迎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一网通办”的重点是提升数据能力,并且通过数据能力的不断输出,为前端提供充分的支撑和保障。“2018年‘一网通办’实现了能办,2019年我们要实现好办。”刘迎风说。

截至2018年底,上海完成了各部门362个信息系统的上云迁移,实现50%的政务数据归集。

由此,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设的“一网通办”政府服务总门户,可办理多达1347项事项,实现审批事项全覆盖。

公共数据全量归集

在“一网通办”中,“通”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关键环节。要实现业务通,前提是数据通。

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上海各部门的信息化程度虽然较高,但此前横向的部门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各部门自建机房,自买服务器设备,一栋楼里十几个单位,就会有十几个机房。”刘迎风说。

而依托电子政务云,推进各部门信息系统上云迁移,实现数据归集和物理集中存储,是实现上海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019年,上海的公共数据全量归集工作涉及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150多个预算主管部门一千多个信息系统的上云迁移,涵盖了各部门的关键核心业务系统。

这其中,还包括了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保险监管、证券监管机构,实现上海金融相关公共数据轨迹与整合;对接上海海关、边检和亿通公司等机构,实现上海口岸相关公共数据轨迹与整合;对接铁路局、机场集团等机构和相关交通运输企业,实现上海交通相关公共数据轨迹与整合,等等。

为了加快推动公共数据的全量归集,上海确定了相应的时间表:

根据《上海市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促进公共数据应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2019年,在全面梳理并编制党政机关公共数据清单和目录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数据完整归集、公共数据按需共享,初步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资源平台。

2020年,还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相关公共数据归集和数据整合,持续推进公共数据治理,全面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地域、全行业领域的城市大数据枢纽,基本形成标准规范、开放竞争的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

为了更好地归集数据,上海以“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为主线,梳理形成公共数据共享需求清单,进而形成相关责任部门的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不予共享)。依据“三清单”,协调推进各区、各部门编制数据资源目录。

截至2018年底,上海编制完成公共数据“三清单”,其中数据需求清单2627条,对应数据责任清单2709条。

刘迎风说,今年将建立数据三清单动态更新机制,扩展三清单的适用范围,以满足更多部门的数据需要。同时,根据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智能化治理、公共安全管理等跨部门综合应用需要,编制新一批的主题三清单。

此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也将持续扩大范围。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入库包括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不动产证、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17类高频电子证照超5600万张,可以在线上线下实现相关证照免提交。

“今年又确定了护照、养犬证等12类证照纳入2019年电子证照目录,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等3类出入境高频电子证照的制证工作。”上海市公安局有关工作人员说。

缩短企业“照后证前”空窗期

数据的归集是为了共享和应用。上海的目标,是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实现政府部门公共数据100%归集、按需100%共享。

《实施方案》也提出,要构建从数据采集、归集、整合、共享、开放到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形成覆盖全市地域、 全行业领域的城市大数据枢纽,为上海建设 “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大数据支撑。

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对企业就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业务办理速度。

在虹口区,通过区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数据库,进而创建了一个跨部门、跨层级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2019年1月,广中街道花园城的一家公司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理发店”经营项目,虹口区卫健委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信息推送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门告知经营者需办理卫生许可证,并加以指导。

2月底,申请人在经营场所装修完毕后,按照要求及时将有关材料送至虹口区行政服务中心,7日内顺利领到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虹口区府办副主任徐俊说,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推送,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企业申报营业执照成功后,相关部门可以提前介入企业办证周期,有效缩短企业‘照后证前’的空窗期,确保企业最快时限内实现开张营业。”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虹口区的企业无证周期大幅缩减,其中涉及区财政局的办理事项,企业无证周期缩短85%左右;涉及区商务委、区卫计委的办理事项,企业无证周期缩短50%左右。

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对政府也意味着更高的行政效率。

2018年12月,原上海技贸宾馆因发展变更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招待所(上海技贸大厦)”对外经营,因此需要办理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公共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变更手续,涉及商务委、卫计委、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

经办人许先生的朋友就建议他还是找第三方公司代办,会省事很多。不过,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零差别”综合受理窗口,许先生只在一个窗口就咨询到了所有变更事项要带的材料及注意事项。从上海市“一网通办”总门户上查询、下载及材料预审后,许先生顺利地就完成了变更酒店经营相关的各类许可证。

徐汇区府办副主任宋开成说,以前区里如果需要市里相关部门的数据,只能“一对一”地去沟通,现在就可以通过数据交换,快速实现共享。

在数据采集、归集、整合、共享、开放的同时,上海也在构建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赋能。

上述上海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说,电子证照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除了线上线下办事应用,同时也要推进电子证照的社会化应用工作,明确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电子证照在路面查验、宾旅馆住宿登记、网吧登记等执法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从而实现电子亮证功能。

(实习记者勇楠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