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是对于电子政务、“一网通办”,这种个人信息资料的统一归集和数据碰撞,很容易进一步生成完整清晰的“个人信用画像”,这对于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信用社会建设同样必可不少,堪称“一石二鸟”。
作者:徐建辉
找政府办事,能否像网购一样便利?上海用新探索给出答案:可以!不带身份证原件、营业执照,市民张俊杰申请企业名称变更,啥证件也不用带,只是掏出手机打开“随申办”APP,进入他的专属页面,点击“我的证照”,身份证、营业执照就跳出来,窗口工作人员一扫就确认身份了。“早先还要交纸质复印件,现在连这也不用了,省好多事。”(3月31日《人民日报》)
信息网络可以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这一点早成共识。如火如荼的网购自不待言。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服务效能,在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服务体验方面的的改变与功效可以说是有口皆碑。
现在,上海的成功探索让这一认知更进一步。据了解,当在全国率先实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后,上海又把目标锁定“更好、更高效地办成一件事”。“找政府办事,能不能像网购一样便利?”如果“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在‘一网通办’中有自己的专属页面,办啥事就进自己的页面申请、提交,是不是更好?”
是啊,奇葩证明的症结不就是信息壁垒吗?如果将一个自然人或一个法律主体的所有信息资料都能归集到一个信息页面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展示、提供给相应的办事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那还要开啥子证明?手机扫一扫便可一目了然!
就如文初那一幕,办事人申请企业名称变更,由于所需的身份证、营业执照这些证照信息全被集成到了政务APP的个人页面之下,只要通过身份验证便可全部即时呈现,这样一来连过去常用的身份证复印件都省了,其它还要开什么证明?
这个神秘而强大的APP就是上海市设计开发的“一网通办”APP“随申办”。“随申办”当然能够“随身办”,奥秘就在于它实现了个人信息“随身带”。此前,电子身份证、社保卡等独立的信息应用已经出现,而“随申办”的个人页面下却几乎包含了当下个人找政府办事的所有事项,包括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纳税查询、信用报告、健康档案、交通违法记录、公用事业费用缴纳等等。如此完善和集成,应当说是个人信息建设一种全新的高度,正可谓“一页在手,天下我有”。
毫无疑问,只有实现了这种个人信息资料的“一网通览”,才能真正达成无需重复证明和往返跑腿的“一网通办”。据介绍,目前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已归集各级各类数据的一半,“接下来,会把所有应该归集的数据全部归集到大数据中心。”显而易见,届时上海人的办事体验和效率,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种个人信息统一归集的“上海模式”,确实值得借鉴。其实不仅是对于电子政务、“一网通办”,这种个人信息资料的统一归集和数据碰撞,很容易进一步生成完整清晰的“个人信用画像”,这对于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信用社会建设同样必可不少,堪称“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