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大扫除”,国外如何发力
来源:半月谈杂志 更新时间:2019-04-12

 互联网时代,许多父母纠结于是否该让孩子过早接触网络。虽然网上有许多对学习有用的信息资料,但也存在不少不良信息。特别是辨别能力较差的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此类信息的侵蚀。如何有效净化网络空间,已成为当前各国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针对此,国外如何发力?

完善立法保障

在日本,未成年人上网环境是政府重点治理的对象。早在2008年,日本就出台了《青少年互联网环境整备法》,其中最核心的措施就是要求移动网络通信运营商研发针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过滤系统,并大力推广。此外,对明显违反《刑法》等法律的网上内容,包括散布儿童色情图片、刊登兴奋剂广告等,日本公安部门内设网络警察机构对此实施监控,相关个人和平台投放此类内容将受到法律惩治。

在韩国,根据现行《青少年保护法》,企业或个人通过网络发布不适于青少年接收的信息时,必须有青少年不能使用的警示且需要“成人认证”。如果不履行相关义务,将被处以最高两年有期徒刑或2000万韩元罚款。

英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完善网络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早在1996年,英国政府就组织互联网业界及行业机构共同签署首个网络监管行业性法规《分级、检举和责任:网络安全协议》。面对原有法律条款已不能对当前新兴媒体进行有效监管的现状,2012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向议会提交了互联网监管法规草案。该草案允许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互联网,允许情报部门依法监听电话,了解短信和电子邮件内容等。

推广技术过滤

在英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网络技术安全已被设立为一门必修课。英国政府规定,每个5岁以上的儿童都要学习“打包、压缩、标记”等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形成在网络上保护个人隐私的习惯。

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和电子通信研究院2017年至2018年共投入7.4亿韩元预算,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了声音和静止影像监测等内容分析技术,以屏蔽互联网淫秽内容。2019年还计划追加投入20.2亿韩元预算,开发适用于网络流通淫秽视频的阻断技术。

在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和未成年人签订手机合约时,必须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上网过滤系统,鼓励未成年人手机安装名为“安心过滤器”的客户端。

引导行业自律

据日本负责管理互联网的总务省相关人士介绍,对于网络中劣质低俗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内容,政府主要通过引导行业自律的方式,依托行业团体出面管理。具体办法是组织行业团体制订标准,约束网络媒体和平台。

2006年,总务省制定了“互联网平台应对有害内容标准”。该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儿童色情具体指:能够确认性器官的画面、描述未成年人性行为或疑似性行为的图片和文字等。标准要求网络媒体和平台设置管理人对违反者采取必要提醒、屏蔽等措施,甚至直接删除。各行业团体每年还定期召开会议对标准进行修改,目前,该标准已进行了15次修改。

强化社交平台“守门人”作用

美国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被称为公共舆论场的“守门人”。这些社交平台各自设立“社区公约”,对平台发言进行限制。例如,“脸书”禁止在其平台上发布任何涉及暴力以及裸体的内容,宣扬恐怖主义以及招募恐怖分子的信息也在被禁止之列。视频网站“油管”鼓励用户举报不良内容,由网站管理员审核后进行处理。

除平台管理外,美国民众普遍对身边出现的一些不良言论保持警惕。一旦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表现出恐怖主义或者暴力倾向,往往会引起身边朋友警觉,从而将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英国互联网监督基金会设立热线接待公众举报和投诉,对举报内容进行评估鉴定,如认定非法,将立即通报给网络服务商,命其删除非法内容,并移交相关执法部门处理。

(采写记者:耿学鹏 张琰 刘阳 沈红辉 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