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型犯罪同流合污 网络犯罪威胁公民安全
来源:黄海晨刊 更新时间:2012-04-13

 新华社北京电 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攻击技术不断翻新变化,网上诈骗、盗窃等多发性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威胁到公民的安全。 


     而计算机病毒也随之传播得越来越快,成为信息网络安全的头号死敌,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信息化长远发展战略,也威胁到国家安全。 


    网络犯罪急剧增加与传统犯罪开始结合
     2004年10月,江西人张勇、王浩和邹亮仿冒知名网站“首放证券网”制作了一个网站,并在该网站上设置了木马程序。安全防护措施较弱的股民一旦访问该网站,他的电脑中就会被植入木马程序,该程序能自动获取股民账号及密码,并发送至指定的电子邮箱。随后他们以假身份证开设股票账户,出资15万元购买启动股票,然后利用盗得的账号、密码,操纵股民账户,以涨停板的价格购买张勇等人的股票,并致使账户内的剩余资金全部自动高价购买其他股民的股票。受害股民53人,直接经济损失89万余元。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处长许剑卓在会议上介绍,传统的网络犯罪模式在中国主要包括:第一种是网络诈骗,比例占25%;第二种犯罪是传播黄色内容,包括裸体表演等等;第三种是很多犯罪分子是通过互联网来找到受害者。去年公安部有关部门调查的1000个暗杀案中,很多罪犯是通过互联网来找到受害者的。 


     许剑卓指出,电脑犯罪和传统犯罪已经彼此交融,即一些不法分子使用网络入侵技术实施传统犯罪。在网络访问当中,计算机网络漏洞得到充分的利用。一些黑客通过偷窃身份、网上银行账户、网上证券账户、网上游戏账户来赚钱,这些活动对于因特网安全造成巨大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已成信息网络安全头号死敌
     据了解,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8000万,全球每9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1个来自中国。 


     但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对全国计算机病毒疫情网上调查显示,我国计算机用户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比例达到85.57%,较2002年增加1.59个百分点,较2001年增加25.57个百分点。计算机病毒种类和数量的迅猛增长,其危害和破坏也越来越大。 


     “僵尸网络”是互联网上受到黑客集中控制的一群计算机,被黑客用来发起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海量垃圾邮件等,同时黑客控制的这些计算机所保存的信息都可以被黑客随意取用。今年,我国一操纵10万台计算机的网络黑客在河北唐山落网。在一起严重的拒绝服务攻击事件中,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协调中心通过监测发现,攻击数据流量来自庞大的被植入某程序的计算机群,一黑客通过境内外多台服务器操纵着计算机群。在这10万台被控制的计算机中,有6万多台位于我国境内,其中包括政府和其他重要部门的计算机。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健介绍,目前计算机病毒正呈现出以下特点:传播方式和途径多样化;病毒欺骗性增强;计算机病毒破坏方式更加多样化;病毒传播速度极快;病毒制作成本降低;病毒变种增多;病毒难于控制,难于根治;病毒传播更具不确定性和跳跃性;计算机病毒具有版本自动在线升级和自我保护能力;病毒编制采用了集成方式。 


     张健说,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从原来破坏、毁灭等炫耀技术转变为趋利为主的犯罪行为。 


    信息安全将列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中国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主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顾建国认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当前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顾建国指出,网络犯罪问题遍及全球,危害不断加大,成为网络公害。中国将积极参与并推进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则透露,在去年11月初通过的2006年到2020年中国国家信息发展战略中,信息安全成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