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监管”改革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管的规范化、高效化、精准化水平,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洪兵 摄
市市场监管局“一把手”带头开展“互联网+监管”
市应急管理局固定每周四为“掌上执法日”
市人力社保局对欠薪行为采取标准化执法、信息化监管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探索“一店多查、一查多效”
东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互联网+监管”技能比武
市文广旅游局联合多部门对网吧进行协同检查
什么是“互联网+监管”
2018年10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宽泛地说,“互联网+监管”是适应政府监管新需求的新手段,体现了现代化技术与政府监管职能的相结合。
对内而言,“互联网+监管”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其作用是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监管工作的监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并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
具体实践中,“互联网+监管”则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放管服”改革从“放”的环节向“管”的环节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
为何要“互联网+监管”
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发展。目前,金华全市市场主体在册总量103万户,超过宁波、温州列全省第二。其中,企业总量31万户,居全省第三,个体总量72万户,列全省第二。截至9月底,我市今年新增市场主体达20万户。政府部门过去“人盯人”的监管战术,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等诸多新模式的发展,市场业态日渐多元、监管对象越发复杂,政府部门监管的精力和手段却难以匹配。
如何解决对传统监管路径的依赖,如何改变对监管现状的认识,如何改进创新监管方式,成为摆在基层监管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在“互联网+”的新经济社会形态下,行政监管这一政府基本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政府运用互联网思维,因时制宜地进行调整和创新。
如何实现“互联网+监管”
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和“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战略部署。对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监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决策。
其中,建设数字政府·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是“互联网+监管”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以此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该平台是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四横三纵”体系中的通用业务应用系统,也是全省标准化、通用性的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支撑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执法监管,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开展全程动态监管和风险预警分析。
“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则是该平台的移动端,具有信息共享共用、对象分类管理、现场执法检查、风险预警提醒、监管效能展示等5大功能,是进行“互联网+监管”的直接载体。
在浙江,有效实现“互联网+监管”,就要用好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
与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的对接应用上,我市开展“基础工作清零行动”,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完善调整平台系统部门职能归属,重新审核确认监管事项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一一对应,已全面实现所有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能归属确认、监管对象准确入库、监管事项精准落地。
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使用方面,目前我市开通账户的有5166人,激活使用率100%,实施各类检查945555次,占全省近50%,人均检查次数达183次,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检查率100%,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系统使用至少2次的人员占比在全省率先达到100%。
“互联网+监管”的金华经验
实现规范监管、高效监管、精准监管
“互联网+监管”改革的金华实践,始终奔着破题而去。
当前,政府监管面临3个突出问题:标准性、规范性不足,存在随意式检查问题;整体性、协同性不足,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问题;精准性、预见性不够,存在监管滞后问题。
带着破题的思考,我市先行先试,在改革中结合实际不断拓展“互联网+监管”的深度运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政府监管更加规范、高效和精准的金华方案。
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
实现规范监管
在以往的执法监管模式下,去查谁、谁去查,可能存在政府部门和执法人员“说了算”,监管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不说,也有失公允。
“双随机、一公开”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该模式下,监管过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今年来,我市紧抓“互联网+监管”改革契机,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保障。金华率先在全省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全面推进浙政钉·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意见》。同时,配套制定下发《金华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金华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考核办法》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具体实施制度,为全市全面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双随机”监管,建立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奠定了基础。
具体推动上,市领导高度重视、以上率下。6月1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学群启动全市“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以文化娱乐场所、人力资源中介、教育培训、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学校食品安全、特种设备检查等领域为重点,“双随机”联合监管在全市范围迅速铺开。
另一方面,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我市以政府监管的执法事项清单化、检查表单标准化、执法全程电子化,逐步提升“双随机”抽查的执行度和完成度。
其间,市市场监管局重新建立“双随机”两库,梳理40个大类、108个小类的检查对象,以及机构整合前5部门的检查人员,新增检查主体对象7.3万余户、检查人员 202 人。同时对外公示2019年度市场监管领域47个具体抽查计划,率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在‘双随机’检查中,检查对象、检查时限和检查内容等,都通过‘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进行了固定,这就杜绝了检查的随意性,也避免了检查内容的缺失或错漏。”基层执法人员说。
创新“进一扇门、查多件事”
实现高效监管
在政府监管过程中,部分行业主体所涉及的主管部门和检查项目并非单一。比如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网吧)开展检查时,文化、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均有相应的监管职能。以往,这些部门单独上门执法居多,不仅检查单位负担重,经营主体也频被“打扰”。
为有效破解“监管扰民”,义乌市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中心,在“互联网+监管”改革中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监管线上协同管理网络,积极组织开展“进一扇门、查多件事”行动,着力解决对同一市场主体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问题。
通过部门执法监管线上协同管理网络,相关部门可向市内任何一个或多个部门进行无证无照情况报告、违法案件线索移交、协查协办失误提请等操作,相关信息自动推送至指定部门,实现即时接收、即时录入、即时反馈,推进部门间执法检查信息的共享共用。配以“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可以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执法。
目前,我市针对高频监管事项,已在发改、教育、公安、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14个重点领域开展“进一扇门、查多件事”行动。通过加大监管对象单次检查事项范围,有效减少了检查频率,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政府数字化监管水平有效提升。
比如,兰溪市实行“一计划”抓统筹、“一表单”促整合,由牵头部门按照清单内容分头制定抽查计划报市专班汇总,由市专班统筹安排、统一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再下发各单位实施。同时按照综合执法原则,探索跨部门交叉授权检查,在一张表单上完成所有检查和结果录入,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信用监管全贯通 风险预警早防范
实现精准监管
面对精准性、预见性不够导致监管滞后的问题,我市积极开展“信用监管贯通”和“风险预警防范”两大行动,将“互联网+监管”模式下的执法记录,转化为信用监管和风险预警的数据支撑,为实现精准监管夯实基础。
信用监管方面,我市全面实施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惩戒的制度,积极推行“双承诺”“双告知”“双分类”“双随机”“双公示”“双联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六个双”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信用承诺审管衔接,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住所申报承诺,通过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系统数据互推共享,形成全链条信用承诺和信用监管闭环。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新设主体信用承诺“双随机”检查任务10个,检查市场主体3712家,通过监管信息回推实现预警信息1348条,对695条查无下落的市场主体采取了列入异常名录、责令变更或办理注销等措施。同时,对失信主体在注册登记中实行信用限制实施严格审批。其中,义乌还创新设计覆盖22个部门66个监管事项的470项信用扣分模型。
风险预警方面,金华作为全省率先开展风险监测分类监管试点的地级市之一,按照高、中、低不同风险等级设置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频次,风险高的多检查,风险低的少检查,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如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将“药品生产智慧监管平台”自动分析模型嵌入省平台,形成风险监控、风险预警、执法监管、问题处置的链式协同监管机制。该监管平台自运行以来,累计上传34万条数据,系统自动预警1069起,有效帮助及时排查风险,提升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水平。
我市“互联网+监管”改革十大案例
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的过程中,金华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不少极具特色和实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我市从中筛选出十大案例,在创新监管方式和高效精准监管方面给出更多的金华启示。
信用嵌入全流程 告知承诺全闭环
审批告知承诺管理率先在义乌落地
义乌在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过程中,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对接信用信息系统和审批系统,上线审批告知承诺事项,打通审批事项与监管任务,构建“承诺—履约”全闭环,开启“审批+监管+信用”无缝对接的全省先河。
8月15日,义乌市龙昌包装有限公司向义乌市文广旅游局申请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该局通过审批系统与信用信息核查平台自动核查企业信用等级信息,该企业的综合信用分为80分,综合信用等级为B级,符合审批告知承诺许可条件。在企业作出符合申请条件的信用承诺后,该局当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
随即,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接收到该企业的告知承诺信息,义乌市文广旅游局文化执法大队对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其实际经营地址与申请地址不符,违反告知承诺内容,立即责令该企业变更经营地址。同时,系统自动向信用信息核查平台推送本次告知承诺未履约的信用记录,对该企业重新进行信用评价并进行信用惩戒,执法大队也将该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目前,义乌市级审批系统的10个事项已全部上线,是全省唯一上线的审批告知承诺管理事项。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累计接收告知承诺核查指令688件,已处置562件,其中19件未履行承诺内容,被责令整改,累计扣减企业综合信用分114分,并被纳入相应许可审批的告知承诺黑名单。
“互联网+监管”技能应用大比武
东阳以赛促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9月2日,东阳市市场监管局于全省率先开展“互联网+监管”技能比武竞赛,当地19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全部参赛。
比理论。笔试测试围绕“互联网+监管”理论技能、电子数据取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电子商务法等,全面考量参赛人员的“互联网+”视角。
比实操。操作环节现场运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进行模拟检查并完结任务,把网络监管、电子取证等业务条线纳入“互联网+监管”体系进行考查,进一步拓宽基层监管思路。
比技能。“浙江省网络交易监管系统”显示东阳有网店5000余家,独立网站1000余个,对网络市场的监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电子数据取证能力是“互联网+监管”的重要技能之一,技能竞赛专门设置电子取证现场勘验环节,各参赛队要根据模拟的现场对“涉案当事人”进行调查和对计算机进行电子取证。
东阳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以技能比武促进“互联网+监管”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监管执法干部对“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的应用能力。
聚焦餐饮消费高地 开展部门联合执法
永康探索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
餐饮业态日趋多样化,大体量的监管任务、严峻的监管形势与有限的监管资源之间矛盾凸显。为解决这一难题,永康市市场监管局细化“互联网+监管”应用,加大对监管对象的单次检查事项范围,推进部门间执法检查信息共享。
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该局对“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外卖销量前十的店、网红店、口碑店、大型餐饮店进行梳理,确定检查名单,并设置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8月以来,该局协同行政执法部门、乡镇(街道)和媒体记者进行联合检查13次,涉及餐饮店415家。其间,该局还邀请了部分市民代表共同查看各餐饮店后厨情况,零距离体验“掌上执法”。
此外,该局强化监管数据、平台数据、外卖数据三方比对,严控无照无证经营单位入网经营。利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标注检查单位,设置程序限时整改“回头看”,并为日后信用监管打好基础。
通过“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各部门立足职能对照表单进行逐一检查,即时通过细项勾选、图片上传、电子签名等标准化执法流程,实现精准监管、规范留痕,有效解决了对同一家市场主体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问题,实现部门执法从“查处低效”向“监管有力”转变。
“宽进严管”构建企业监管新模式
浦江探索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
今年2月1日起,浦江县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以信用承诺方式申报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这给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新挑战。对此,该县以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为契机,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着力打造“简审批、严监管、重信用、优服务”的企业发展环境。
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浦江在全市率先开展针对住所承诺制企业的双随机抽查工作,其过程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和抽查检查信息共享应用,以“4+X”抽查内容为要求,以信用承诺信息为核心,以自主申报登记内容和公示内容为重点,严厉打击登记信息与实际不符、不实申报住所(经营场所)、未按责令期限履行公示义务等失信行为,切实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部门间的联合惩戒功能,创新推出信用风险预警举措。一方面,以信用联合惩戒为核心手段,联合发改、经信等部门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投融资、招投标、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受限,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另一方面,创新信用协同监管,对违背住所申报承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自当天起一年内禁止申请人再次以承诺方式办理商事登记,逐步打造闭环信用监管体系。
“互联网+监管”为劳动者撑腰
市人力社保局以改革助推“金华无欠薪”
今年来,市人力社保局瞄准欠薪治理痛点、堵点,以“互联网+监管”思路进行标准化执法、信用化监管,提升防范和处置企业欠薪工作效率,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执法合力,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改、公安、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协同监管,针对建设领域人员流动大、监管部门多、用工不规范、欠薪违法行为易发等特点,从按月足额支付、分账管理、实名管理、工资保证金、维权信息公示、委托银行代发6项长效机制入手,梳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标准与任务清单,统一检查标准,统一检查事项,实现标准化执法。
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对信用评级低的用人单位加大监管频次和监管范围。全程使用“浙政钉·掌上执法”App,通过电脑端派单、一线执法人员记录、当事人电子签名的全流程电子化模式,实现“精准监管、智慧监管”。
截至目前,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执法人员“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账户开通率和掌上执法至少2次人员占比均为100%,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模式检查用人单位787户次,问题发现率19.04%,有效推动了劳动保障监察智慧化监管。
污染源自动监控融合“互联网+监管”
市生态环境局实现精准高效监管
市生态环境局为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水处理厂、印染、造纸、水泥等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实时自动环境监控系统,目前已建成并联网自动监控系统的企业455家,做到重点排污单位全覆盖。同时,建立了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异常响应机制,实现异常数据预警、执法人员现场核查的工作制度。
为有效弥补当前自动监控异常数据响应不及时、反馈不到位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互联网+监管”平台相结合,落实专人关注自动监控系统报警异常数据,安排人员网上巡检,发现异常数据第一时间在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形成检查任务,按规定设置任务期限,平台自动推送至相关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后,检查结果通过“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记录,并反馈至自动监控平台。
7月1日, 该局接到磐安县一污水处理公司氨氮超标的预警,根据在线自动监控数据异常响应制度,在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形成检查任务,并推送至磐安分局执法人员,执法人员通过“浙政钉·掌上执法”App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对该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对外排水采样送检,检测结果显示废水排放超标,已构成违法,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对该公司罚款28万元。
两个平台一盘棋 联合作战保安全
市市场监管局探索特种设备风险预警
金华特种设备总数有10万多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持证人员近300人,相当于每人需监管333台(套)特种设备,平均每年进行约3000次的行政执法检查,安全监管任务重、压力大。
在“互联网+监管”改革中,市市场监管局利用并结合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预警系统,让预警信息和执法数据互通共用,对特种设备监管数据风险情况进行监控预警,实现高风险企业、特种设备的“靶向”精准执法。
9月中旬,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特种设备高风险预警企业名单”,在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设置相关隐患排查检查任务。9月16日,市场监管金华开发区分局三江所执法人员在手机端接到任务,第一时间根据定位来到一家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一台电梯的维保记录有一个月未经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电梯内设置的报警装置通讯不够畅通。在手机终端录入相关信息后,执法人员现场开具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指导督促该单位限期整改。
得益于两个平台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了我市特种设备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遏制的能力。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则推动了日常检查的专业、规范和高效。
“互联网+监管”助推城市管理一店多查
市行政执法局推动执法监管智慧化
今年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建立实施“一店多查,一查多效”监管机制,推动执法监管向数字监管和立体化、多维度监管转变。
在该局组织开展的“一店多查”专项检查行动中,执法人员重点对店家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处置、餐饮油烟排放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并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录入餐饮主体存在的垃圾分类处置不规范、随意处置餐厨废弃物等违法行为,开具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指导督促有关主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截至9月底,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通过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双随机”开展检查2440户,“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应用检查率为99.95%。
安全生产领域实现“互联网+监管”
市应急管理局形成“掌上执法日”
“互联网+监管”改革、“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在市应急管理部门的全域应用,为实施安全生产精准监管和严肃执法提供了全新平台。应急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市县联动、部门联合、全员执法”,收到了协调监管、减少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的积极效果。
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场监管和交通运输部门,开展“一把手跨部门双随机执法”行动,随机抽取了浙江鼎德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按照部门各自的监管事项和检查表单,开展对标检查。在此基础上,市应急管理局的“一把手”每周四开展掌上执法已成为工作惯例,有效带动其他领导和处室的应用,星期四已成为市应急管理局的“掌上执法日”。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掌上执法”。根据“进一扇门办多件事”的思路和积极创设“一件事”的要求,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积极寻求一般事项统一办理的新模式。拟对各自职能中的一般检查事项,形成统一表单,可以交由任一部门统一执行,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再推送职能部门处理。
应用“掌上执法”以来,市应急管理部门共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19次,覆盖监管对象83家,至少减少部门检查企业 42次,完成表单勾选 312项,减少执法人员出动 78人次。
多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
市文广旅游局集成应用“互联网+监管”
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要求,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开展专项检查时,文化、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均有相应监管职能。早年,这些部门以单独上门执法居多,对各自执法情况交流很少,容易形成执法信息“孤岛”。
为探索集成应用“互联网+监管”,市文广旅游局与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多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7月2日,根据职责范围,以上部门执法人员使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对随机抽选中的网吧进行检查,并及时将现场情况通过系统联合记录发布。同时,根据文化市场经营场所信用管理评定的要求,把多部门联合“双随机”执法检查的情况作为每年全市信用星级单位评定情况的依据,实现信用等级评定有依据、有数据、有说服力。
“互联网+监管”集成应用模式,有效减少了部门职能交叉的盲区和多头重复执法,根据经营场所信用等级程度科学决定检查次数,极大地提升了执法效能,减少了对市场的干扰,减轻了被检查单位的负担。7月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共开展跨部门“互联网+监管”集成应用检查18次,检查监管对象128家,减少出现场次数58次,减少执法人员出动1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