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字技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成功实践——用“网购”的理念建设“智慧政府”
编者按
上海是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各项事业始终走在全国改革开放最前列。10月16日至17日,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沪对接扶贫协作工作和学习考察,感受创新创业创造的奋进姿态,学习改革开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作风。我们要学习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焕发奋斗激情,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扎实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习上海在改革开放发展上的先进理念、思路、做法,下力气优化我省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为云南改革开放增添动力和活力;学习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推进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把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我国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样板。
从今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上海市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和实践探索,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热潮中,上海市走在了前列,用“网购”的理念建设“智慧政府”,实现公共数据从以部门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率先提出“一网通办”改革,并于当年3月30日印发有关工作方案,4月12日成立市大数据中心,10月17日“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运行。
目前,“一网通办”总门户个人实名用户注册量已超过1008万,平台已接入2035个政务服务事项。其中,1400个事项具备全程网办能力,1839个事项具备最多跑一次能力。“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图表。记者 雷桐苏 摄
上海市“一网通办”改革对简化市民和企业办事流程、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果显而易见。
例如,只要持上海身份证的居民,或在上海注册的企业,在“一网通办”系统注册后即生成自己的专属页面,页面包括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纳税查询、信用报告、健康档案、交通违法记录、公用事业费用缴纳等个人找政府办事的各类事项,自己办了多少证件,交了多少养老金,纳了多少税,是否有信用违约,一目了然。个人各种查询、办事服务都可在页面中提交申请并办理。依托系统中存储的电子证照信息,办事人到窗口办理部分业务时,不仅可以不用提交纸质复印件,甚至不用查验原件。
再例如,截至今年1月,上海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从平均267个工作日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某企业过去需要“跑10多个部门,经过200多天层层审核”办理的工程建设申请施工许可证,如今在41天里就拿到了证照。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考察时,中心负责人特别举了一个“高效办成‘开饭店’”的案例:改革前,办理该项业务需要31份材料、3次核查、58天审批,办理人要跑6次;改革后,只需12份材料、1次核查、10天审批、办理人只需跑一次。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图表。记者 雷桐苏 摄
上海市“一网通办”改革的显著成效令人赞叹和钦佩,而上海市推进改革一年多来的清晰路径和务实举措,更值得学习和思考:
——上海市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决策、亲自部署、强力推进,多次在会议、调研等场合提出明确工作要求。通过地方立法破解瓶颈问题,撬动政府自身改革,出台《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公共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立法”,以集中统一管理为核心,对数据采集、整合、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作出全面规范,打破信息壁垒,破除信息孤岛,明确提出“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
——上海市大力解决数据整合共享难问题。建成1个市级和16个区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实现数据共享交换5.15亿余次,调用国家数据304万次,通过数据共享精简办事材料,减少不必要的证明,简化各类申请表格填报。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归集和政务服务应用,电子证照库已入库200类、共计7700万余张高频电子证照。企业群众在线上办事,可直接使用名下电子证照;前往线下窗口办事,利用“随申办”APP电子亮证功能,可免交相应实体证照和复印件。
——上海市大力实施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以“双减半”(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减少一半、提交材料减少一半)和“双100”(推进100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落地,新增实现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为抓手,全力推进业务流程再造。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或网络核验的材料”“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库调取的证照”“能够通过告知承诺方式解决的材料”4类材料一律不需提交。目前,全市所有审批事项减材料达到50.5%,100多个事项实现“零材料提交”;“减时限”达到59.8%;新增177项事项“全市通办”,累计达到364项。
——上海市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把对政务服务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对于每条差评,都及时分析处理,规定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在1个工作日内先行联系,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反馈,较为复杂的要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要求各区、各部门将“差评”问题办结情况定期汇总并公开。截至目前,共收到评价21万余条,其中差评1900条。今年6月,上海又实施“一网通办”“千万市民来找茬”活动,一个月内就收到市民群众反馈的问题与建议4000余条,承办单位都在1个工作日内与市民取得联系,并针对反馈问题积极改进。
随着大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上海市政务服务进一步走向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智能化。例如,上海市已在推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综合窗口”机制,其中市公安局在各派出所设立的“综合窗口”,可办理出入境、交警、治安、人口等43项业务。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把83个专业部门窗口整合为18个法人事项综合窗口和6个个人事项综合受理窗口,使“跑一个窗办所有事”成为现实……
“一网通办”表面看似小,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大举措。去年以来,我省打造“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朝着“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贴心的服务,“互联网+政府服务”持续推进、成效显著。但从全省范围内看,我省在建设数字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比起上海市这样的先进地区还存在不小差距。更需要各级各部门扎实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抓住关键环节和领域,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