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民政局“互联网+引领大救助机制”
来源:大众网 更新时间:2019-12-20

 

阳信县民政局“互联网+引领大救助机制”被省里认可
阳信12月19日讯(记者 李文洁 实习生 崔民鹏 通讯员 高琳)长期以来,社会救助领域问题重重,如审核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救助不精准,救助不到位、错保、漏保和骗保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阳信县民政局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教育中,针对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创新工作举措,基本实现了“一键审核”和“一证(身份证)申办”,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兜住兜牢了基本的民生底线。“互联网+引领大救助机制”的典型做法,被省民政厅评选为全省十大社会救助优秀实践案例之一,并两次在全省会议上交流经验。

阳信县以“互联网+”为引领,建立了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探索用大数据和信息化路子,来解决社会救助领域存在的“短板”、“难点”和“痛点”。统筹23个部门的信息数据,实现部门信息共建共享,健全完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做到了评估精准,朝着“一键审核”目标迈进。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将全县18个部门45项救助事项进行整合,设立“12349”全县社会救助服务热线,采取“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机制办法,提高了救助时效。开发了社会救助APP和微信公众号,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申办社会救助。聚集脱贫攻坚,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实现低保保障线和扶贫建档线“两线合一”。

建立完善配套措施。建立三级救助网络,县级成立正科级阳信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求助服务中心,在人口密集村落,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聘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以弥补人员不足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的审核审批权限下放乡镇,简化审批环节,取消纸质申请和审核公示,将低保办理时限从过去37个工作日压缩到12个工作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动漫、漫画等形式,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长效公示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工作人员、村干部或社会救助申请人员有提供虚假信息、隐瞒实事真相、冒用身份,套取、冒领、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等严重失信行为的,将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移交纪委监委依法处理,并将申请人员户主列入失信人员惩戒库,营造社会救助领域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