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姜军一行考察贵阳大数据交易所
海西州近年来积极打造“五个千”产业集群,已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提出,打造以行业云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处理、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日前,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姜军一行考察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共议数据流通与大数据产业发展。
日前,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姜军,州工信局局长张胜利、副局长刘卫华,州统计局局长赵宏升,州交通局局长井发军,格尔木市副市长袁廷运,德令哈市副市长檀中琦,都兰县副县长叁旦才让一行,协同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昆仑物流运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高管,考察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大数据交易所执行副总裁朱国辉引领下,调研贵阳大数据交易模式。
贵阳率先发展大数据,成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享有“中国大数据之都”美誉,正在建设“中国数谷”。截至2018年末,贵阳全市大数据企业超过1632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贵阳成立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全国第一家,率先构建数据要素价格市场,驱动数据互联互通,支撑大数据深化应用,深入释放数据价值,成为此次海西州政企嘉宾贵阳之行重要一站。
据悉,海西州近年来充分发挥大数据发展的气候优势和新能源优势,加快数字基础设置建设,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数据灾备基地“柴达木数据灾备中心”、青海柴达木电商绿洲等载体,建设环境保护大数据交互平台、教育云平台、银税互动平台、“云游柴达木”文旅融合智慧服务平台等,深化大数据应用。
如今,海西州积极打造“五个千”产业集群(千亿元锂产业集群、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千万吨级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已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海西州今年提出,打造以行业云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处理、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其中,新能源大数据正在成为海西州亮点,州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则是重要基础,州内德令哈更是享有“光热之都”美名。
考察期间,海西州政企嘉宾实地观摩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新版交易系统,详细了解数据交易前沿发展。近五年运营,大数据交易所稳步扩大数据交易朋友圈,积极构建数据交易开源生态,驱动数据要素有序高效流通,已成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首批重点企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参建单位,连续五年承办中国(贵阳)大数据交易高峰论坛,参与国家大数据政策、标准制定,及国家科研项目,争创国家级大数据交易所。
国家发改委今年8月2日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提出,支持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强化大数据服务,开发数据分析业务,为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增值服务”。对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成立以来稳步增强与青海政企交流合作,已同青海省政府办公室、省工信厅等省府部门,西宁市政府、海西州政府等地方政府,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青海省绿色发电集团、青海银行等企业建立联系。
经实地考察,海西州政企充分肯定数据交易在大数据产业链条上的重要地位,与朱国辉等人热议数据流通交易与大数据产业发展。朱国辉表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依托汇聚的海量、多维数据资源,助力海西州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与海西州政企务实合作,共同激活海西州数据资产价值。截至目前,大数据交易所已联合50余城建立“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联盟”,联合10余城启动“城市数字引擎”,与众多城市展开数据流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