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首家“街区工作站”来了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9-12-27

比社区管的多,离群众更近,海淀首家“街区工作站”来了
民警住在里面,24小时随呼随到;城管、房管、安监、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都来报道,接诉当即就能执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首家“街区工作站”——学院路街道展春园街区工作站投入使用,“警务+政务”融合,下沉到居民身边,服务群众更近了。

走进展春园街区服务站,环境装饰五颜六色,温馨活泼。前台桌上“有事您请讲”的牌子让人倍感温暖。

“民警和民警助理就在这儿住,有什么警情随叫随到,居民心里更有安全感。”前台工作人员李轩介绍。李轩以前担任社区书记,退休后在街区工作站做志愿者,负责前台接待。“有了这个街区工作站,老百姓办什么事儿更方便了。捡到钥匙、公交卡送到这儿来;楼上有马蜂窝来找我们;楼里有群租房来这儿投诉;连买理财产品受损失了,也来跟我们诉诉苦。”李轩说。工作站运行2个多月来,接待的登记在案的各类群众诉求72件。

据介绍,学院路街道地域呈三角形,被学院路、学清路等道路自然分隔形成7个街区。其中,展春园街区包括四个社区:地质大院第一社区和第二社区、展春园社区、五道口嘉园社区,集合了老旧小区、高校和大院大所、人流密集地区,是浓缩版的学院路街道,街道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这里都有。

下有社区、上有街道,为什么要建跨社区的街区工作站?

前期,海淀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牵头,建设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站暨社区警务工作站,把警务工作下沉到社区。单纯的警务工作站外观看上去就威严肃穆,让人心生距离。

如何发挥好两站的作用,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学院路街道积极探索,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增加了接诉即办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郑朝工作室,建成“四站一室”,挂牌“展春园街区工作站”。

“以前我们是坐等群众上门,有了街区工作站,设了‘郑朝工作室’,安全工作人员常驻,随时可以接待群众来访。”学院路街道司法所所长郑朝介绍。街道司法所在四楼,一些年纪大、腿脚不好的居民望而却步。现在,“郑朝工作室”走进社区,四个月来接待咨询49人次,涉及财产继承、房产争议、立遗嘱、公证等各种事项。开展法治宣传和宣讲14次,1300多人次参与,把司法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接诉即办工作站”与“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站”连动,化解矛盾在社区。

“前两天有居民投诉楼里有群租房。过去,居民跟社区说,社区找派出所,派出所去核实后处理。处理不了的再向街道反映,所需时间比较长。”学院路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吴锦峰介绍。有了街区工作站,接诉后,民警第一时间去核实,确认后,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站的房管、公安、综合行政执法队、安全生产检查队、司法所等联动,第二天就将群租的隔断拆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大大提高。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居民走进、了解街区工作站,更好地利用街区工作站。

“展春园街区工作站是试点,今后,我们还将在其他6个街区建设其他主题的街区工作站,把街道的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学院路街道武装部部长、展春园街区工作站站长赵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