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现短板 公共健康服务待发力
来源:时代周报 更新时间:2020-02-13

 

疫情突袭,一座千万人口的特大枢纽型城市深陷漩涡。

“疫情防控,可视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有力场景。”2月8日,智慧城市领域知名专家、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徐振强博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积累了10多年的管理和实践经验,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疫中,智慧城市行业单位,通过不同程度参与疫情全要素的价值数据信息获取、平台建设、大数据共享、舆情监测和人工智能分析等,及时有效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决策和公众参与。

在经过10多天的全民隔离之后,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2月8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509例,连续第5日呈下降态势。而过去5日这一数据分别为: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

但抗击疫情仍然是“硬仗”。在这个过程中以及今后的发展中,城市应当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智慧城市规划路径是否需要重新厘清,则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新课题,

“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要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国家发改委城市和中小城镇中心智慧城市所所长黎明表示,接下来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实现精准推送,从被动发布、预警变为主动干预则成为关键。

新基建下的防控疫情网络

相比17年前的SARS,公众在此次疫情中直观的感知在于,对疫情动态、各路专家答疑解惑、社交媒体上求助、多平台防疫科普直播等信息获取更为便捷。

例如,在丁香园全国疫情地图网页中,呈现了直观的图像和数据对比。截至2月9日18:00,已经有16.98亿人次浏览过该网页。

从目前的疫情数字来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病毒从武汉进一步向全国传播的路径。

此外,包括人口数据在内的大数据的运用开始发挥积极作用。“百度迁徙”平台统计的武汉流出人口的方向,就为疫情管控提供一定价值。在精准定位方面,高德地图方面向记者透露,疫情期间,高德地图快速上线10145个发热门诊及定点医院的查询,持续保持更新;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标注道路关闭路段等。

2月3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题”,在这背后,腾讯云的云计算能力则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位接近中部省份网信办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疫情期间的数据大爆发给政府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科技公司能够通过信息感知和大数据交互技术,起到辅助政府决策的作用。

而从政府层面来看,一些城市上线的“城市大脑”也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作用。以杭州为例,杭州市卫健委与公安系统就通过“城市大脑”平台建立了卫健警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应旭旻称,通过这样的数据系统,我们可以了解到每天从武汉到杭州人员有多少,通过这样一些人员的数据掌握,我们可以早期介入,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动态管理,能够更有利于疫情的防控。

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则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医生在内的各行各业的人士可以熟练使用远程视频、语音等会议软件,这得益于近些年中国信息技术的普及。这种会议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是年纪较大的专家学者,对这种方式也不会陌生。在这种模式下,病患的图像、声音信息都能实现快速传达,研究成果以及各位医生专家所在的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能及时沟通。

“5G等新基建的应用在疫情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方面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付亮指出,这是因为5G可以让信息传导更加迅速,解决了过去信息传递延迟的问题。但5G目前还处在初步使用阶段,例如在城市监控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此次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的经济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也凸显出对人工智能、物联网、5G、智慧城市和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的迫切性。

智慧城市难在打破数据壁垒

自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近千座城镇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19)显示,超过94%的省级城市、超过71%的地市级城市、超过20%的县级市及城市群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智能交通、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智能水务等作为提升城市和中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并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深化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内涵。

此次疫情,暴露出城市治理中的一些短板,诸如新兴基础设施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结合不够、各部门的协同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将公共卫生健康作为重点建设领域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围绕着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管廊等方面进行建设。

“智慧城市是提高城市韧性、保证高质量城镇化的必备工具。”徐振强认为,当前的疫情控制,在全局性态势把控、社会多元主体联动共治、关键要素科学统筹调配和核心问题跨学科协同攻关促进等方面,智慧城市能够强化辅助决策的能力,并促进城市脆弱性的有效识别。

徐振强建议,新时期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时,智慧城市建设应放在首位。智慧城市在治理体制机制、治理投入产出效率、城市多元病态识别和综合协同调控能力(城市大脑)建设等方面,可发挥关键性支撑作用。要实现如上功能,必须从经济地理出发,进一步夯实现代智慧城市理论、提振智慧城市管理协调机制、系统总结地方实践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突出强化智慧城市对城市经济脆弱性的识别与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的作用,并以经济为核心拓展到各项有效的城市服务。

“目前,技术手段在防疫布控中的应用仍处起步阶段。通过数据分析、信息推送、实现预警后,下一步需要实现的是精准推送。”黎明具体解释称,现在在网络上会看到呼叫某次航班、某列高铁上有确诊病例,希望同乘交通工具的人士能够尽快联系疾控部门,“那么接下来的优化方向,是精准推送和主动疾控干预,直接向相关人员推送传染警示乃至其周边定点医院信息。智慧城市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就是打破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主动疾控干预和医疗资源动态配置”。

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在如何实现全面统筹、服务于城市治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记者 徐曼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