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这对我们精准施策,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遵循。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有效的载体,是我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基础,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要加快构建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和自治角色,努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强化支撑。
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是疫情防控的必然选择
当前,传统的碎片化、分散化、机械化的社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日益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导向。在全民参与疫情防控中,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有效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疫情传播,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强后盾,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现实选择。
与传统社区管理相比,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具有诸多突出优势:一是有助于提高基层防控能力。疫情防控的关键在末梢,成败在基层,基层的重点在社区。只有牢牢守住社区这道防线,才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通过细分管理网格,用日常化和常规化的信息排查方式替代运动式治理,织就一张密集而精细的阻断病毒传播的防护之网,把矛盾、风险、隐患排查置于网格之中,建立起基层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二是有效降低治理对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的信息系统,及时发动社区网格员、家庭签约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对网格内的人员流动、身体状况、居民诉求等重要信息进行全面、动态的掌握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强化了对基础信息的掌握和研判,提高了管理的敏感性和精细化程度。三是有助于把党中央的各项部署抓实抓细。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和基本单元。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利用“大数据+网格化”做实人员追踪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控制集体活动,积极引导传播正能量,及时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第一屏障。
构建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四个机制”
构建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既不能由政府包办、走行政化路子,也不能脱离政府的主导、监管和帮助,而应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多种技术手段交叉融合下的模式创新、路径创新。应根据区域实际和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围绕解决“谁来管、管什么、靠什么、如何管”的现实问题,建立“四个机制”,寻找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之间的智慧化网格化融通点,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及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方面发挥最大效能。
一是围绕解决“谁来管”的问题,构建社区共建的主体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居民委员会的动员凝聚作用,探索实施“万名警察进社区”“千名律师进社区”“辖区单位进社区”等制度。依托社区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社区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有效带动社区居民、社区民警、社区医生、物业服务管理人员、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切实做好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真正做到参与有热度、治理有法度、关爱有温度。
二是围绕解决“管什么”的问题,构建社区共享的利益保障机制。推进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技术性渗透、多层级协同、扁平化治理转型的需要,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和重点,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开便利之门。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立足于服务社区自治,以社区公共利益为导向,探索建立跨部门智慧化网格化运行机制,并通过信息技术、单元格和责任人划分的方式及时协调解决网格中的各类事项和问题,协助保障社区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给,推动人财物和责任权利对称下沉,不断增强社区统筹使用人财物等资源的自主权。
三是围绕解决“靠什么”的问题,构建社区共管的技术协同机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信息技术牵引的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信息化动态管理、监督和评估平台,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城市留言板、数字城管等,实现各级数据互联互通。丰富可视化、动态性、高效化的数据呈现方式,加快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复杂性、适应性与协同性逻辑体系和管理机制,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服务项目、资源和信息的多平台交互和多终端同步,进而推动网格化治理中体制机制和组织载体的重构。
四是围绕解决“如何管”的问题,构建社区共治的价值认同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凸显保障公共利益和承担公共责任的角色,积极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工作体系,以“网上群众云平台”“网上群众工作室”等端口全面受理、处理群众诉求,压实责任和分级分类响应处理,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形成凝心聚力、群防群控的强大精神内核。(作者单位:河南省社科院 )